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下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乙处的Na浓度比甲处低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 mV

C.图2中若在处给予刺激(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就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图2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答案】B

【解析】图l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外Na浓度比细胞膜内高,A错误;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mV,B正确;图2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错误;图2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微电极右侧为负电位,左侧为正电位,所以能测到电位变化,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有56条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ZZ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蚕,ZW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蚕。位于10号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分别决定卵色的黑色与白色,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D和d基因分别决定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与无斑纹。雄蚕吐丝多且质量好,但受精卵及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育种工作者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出了多种突变型,解决了这一问题。请分析回答: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________条染色体。将带有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至W染色体上,现有一该突变型个体和某野生型家蚕,其10号染色体上决定卵色的基因型均为Bb,二者交配,后代中卵为________色的个体一定是雄蚕,这些个体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_____

(2)下图中的“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__

请用遗传图解和文字描述利用“限性斑纹雌蚕”选育雄蚕的思路:

_________

(3)上述两种突变型家蚕的培育依据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限性斑纹雌蚕”的培育过程还应用了________育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转基因小鼠的基本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选择胚胎干细胞作受体细胞是因为其具有发育全能性

B. 过程中必需通过一定方法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胚胎干细胞

C. 过程中导入囊胚的细胞数不同,子代小鼠的性状可能不同

D. 过程中为提高成功率,需对代孕母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在图中A点给以适宜强度的刺激,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图中A点给以适宜强度的刺激,肌肉发生了收缩,属于反射

B.在图中A点给以适宜强度的刺激,兴奋只向肌肉方向传导

C.在图中A点给以适宜强度的刺激,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在图中A点给以适宜强度的刺激,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器官
B.系统
C.细胞
D.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刺激处,则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B.用电刺激处,则皮肤、肌肉都能产生兴奋

C.剪断处,刺激断口处向b侧所发生的缩手反应叫做缩手反射

D.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肌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温度对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B两点的图综4催化效率是相符的.在下面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处于t1温度时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的长
B.酶处于t1温度时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的短
C.处于t2温度时的酶有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的热变性
D.处于t1温度时的酶分子结构比处于t2温度时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

B. 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

C. 种子萌发时脱落酸含量升高

D. 喷洒赤霉素,可代替低温促进种子萌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