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下列相关实验方案和结论的叙述合理的是(

A. 将一组噬菌体同时用 32P 35S 标记后再去侵染细菌

B. 32P 35S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

C.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得出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

【答案】C

【解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A、标记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时,需两组噬菌体,分别用32P35S进行标记,A错误;

B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能进行短时间保温,否则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

C、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正确;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下列图解,正确的说法有

表示DNA复制过程 表示DNA转录过程 共有5种碱基 共有8种核苷酸 共有5种核苷酸 ⑥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③④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是胰岛β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含3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通常与胰岛素共同存在于胰岛β细胞中,与胰岛素1:100比例共分泌,参与血糖调节等一系列生理活动。但在高糖的刺激下,过量表达的IAPP有很强的聚集倾向,聚集后的淀粉样蛋白有很强的破坏作用。9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内均有纤维状的胰岛淀粉样蛋白沉积。

(1)IAPP首先在______________合成由89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之后进入____________进一步加工、剪切成有活性的IAPP并通过分泌小泡分泌至胞外。为探究IAPP的生理作用,研宄者选取若干IAPP基因敲除的小鼠及正常小鼠,记录小鼠进食后的实验数据,如下图:

食物吸收率

胃排空时间

进食半小时后胰岛素浓度

实验组

75.6%

2.4h

5.5μg/ml

对照组

71.3%

3.2h

4.3μg/ml

实验前应对两组小鼠____________处理。研究发现IAPP能抑制胃排空和食物的吸收,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胰岛素的分泌,由此推测IAPP可以____________

(2)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下,过量表达的IAPP____________改变,导致大量聚集成淀粉样蛋白,引起组织死亡。聚集的IAPP被认为是造成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科学家应用体外培养的导入能过量表达人IAPP基因的大鼠胰岛素瘤细胞(hIAPP/INS-1)及普通大鼠胰岛素瘤细胞(INS-1), 检测高糖刺激下两种细胞的胰岛素含量和凋亡率。

①将两种细胞接种于含10%牛血清的液体培养基中原代培养,置于适宜环境中培养,每隔4-5天进行____________。之后换用含有____________的培养基培养30min,收集上清液,测定结果如下:

胰岛素(ng/ml)

凋亡率(%)

hIAPP/INS-1

1.85

20.0

INS-1

6.23

11.7

由实验结果可知,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___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②研究者提取了两种细胞的___________,经逆转录后加入2种凋亡相关基因:

抗凋亡基因Bc12和促凋亡基因Bax及β-actin基因的引物,PCR扩增后进行电泳分析,分析结果间接反映_________。β-actin基因在细胞中稳定表达,是PCR中常见的“内参”基因,其作用是排除_______等无关变量,使结果真实可信。检测结果如下:

根据研究结果推测,IAPP能___________,从而发挥作用。

(3)根据题意,请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自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部分性状受相关基因控制的情况如下表。D、d与B、b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中的基因是一段____________DNA分子片段。

(2)若表中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遵循____________定律。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的两个植株杂交,子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已知电离辐射能使D、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断裂,分别随机结合在B、b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仅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将高度不育。现将右上图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片段交换。)

①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的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代表同的种群,知AB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C作为食物来源.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太清楚AB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B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他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B. AB的关系一定为竞争

C. AB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

D. A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变,导致了它们朝着一定方向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人体器官移植最大的难题是免疫排斥。猪细胞表面有一些人体没有的抗原,如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人体会对移植的猪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资料2:可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对猪细胞α-l,3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进行改造,去除α-l,3半乳糖苷转移酶引起的免疫排斥,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步:从猪囊胚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野生ES)。需要改造的基因称为“靶基因”。

第二步:在含有一段与靶基因同源的序列上,插入新霉素抗性基因(neo)完成打靶载体的构建。

第三步:打靶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与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重新组合,发生置换,形成突变ES细胞基因。

第四步:突变ES细胞筛选、增殖。

(1)资料2基因改造过程中,“靶基因”是________,打靶载体的构建过程相当于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步骤中的__________。插入新霉素抗性基因后,“靶基因”不能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插入的新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起到___________作用。

(2)利用克隆技术,使突变ES细胞增殖、分化,培育出不合成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的猪器官,该过程体现了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但得到的器官还不能直接移植入人体,原因是_______

(3)基因打靶技术给人体移植器官短缺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可能。据图可知,该项技木能精准定位进行基因改造是由于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为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伴随有ATP形成的过程是bcd

B. 人体细胞中也可发生的过程有bd

C. 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有acd

D. 在光照充足、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强于bc强于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动物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 Bb)控制,具体控制关系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 基因和 B 基因均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

B. B 基因上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以提高酶 B 的合成效率

C. 无色眼的基因型只有 1 种,猩红色眼对应的基因型有 4

D. 深红色眼的个体之间进行交配,子代可产生 4 种表现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列坐标曲线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可以表示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过程中含32P的噬菌体数量变化

B. 乙可代表DNA—条单链发生碱基变化后,该DNA复制n次,子代中突变DNA所占比例

C. 丙可代表DNA中(G+C)/(A+T)与单链中(G+C)/(A+T)的关系

D. 丁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