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如下图示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被35S 标记的噬菌体”中35S标记的是 DNA

B. 图示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C. 上清液a中放射性比较低,沉淀物 b 中含放射性的较高

D. 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 ② 过程中的离心程度无关

【答案】B

【解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被35S 标记的噬菌体”中,35S标记的是蛋白质,A错误;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因此图示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B正确;因细菌的质量重于噬菌体,所以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蛋白质外壳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可见,图示中的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高,沉淀物 b 中含放射性较低,C错误;②过程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若离心程度低,则会导致部分T2噬菌体颗粒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含较高的放射性,因此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的离心程度有关,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当花粉落在自身柱头上时,花粉不能够正常萌发或穿过柱头,无法完成受精作用,表现为自交不能结实的现象。为了将白菜中的自交不亲和基因转入甘蓝型油菜,科研人员进行了图1所示的杂交实验过程,从而培育出自交不亲和的油菜。

(1)据图分析,F1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其中C组染色体有________条。由于C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会随机移向某一极,F1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为AC的配子占________,因而F1与亲代母本杂交可获得染色体组成为AACC的BC1植株,选育得到自交不亲和的纯系植株M。植株M自交不亲和的原因是F1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以得到的纯系植株M与纯系甘蓝型油菜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植株自交获得的510株植株中,369株为自交亲和植株,其余为自交不亲和植株,初步判断自交不亲和性状是________性状。对子一代植株进行测交,调查测交后代植株群体的亲和性分离情况,可验证该假设。符合预期的结果是________

(3)研究发现,油菜自交不亲和性与S位点的基因型有关,机理如图2所示。

①据图分析,落在柱头上的油菜花粉是否能萌发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

②自交不亲和现象有利于防止自交退化,自交导致退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动物的性别决定为ZW型。该动物的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其中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无此基因。已知无显性基因时,该种动物的毛色为白色,A基因和B基因共同存在时为褐色,其它类型均为红色。现有甲、乙两个纯合红色品种,杂交产生的F1均为褐色。根据杂交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A、a和B、b在遗传中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

(2)甲、乙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F1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褐色:红色:白色的比例为_________

(3)研究者欲从F2中筛选出纯合褐色雌性个体,请你设计最简单的杂交实验方法,并写出遗传图解。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L→M点表示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特点。

2)图中的B图为__________细胞,对应图中的__________段。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中的__________段。

3)图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关系密切。

4)图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_(填相同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和酶的关系,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

A. 在温度为tb之前,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当温度到达tb时,酶的活性最高

C. b点时酶的活性最高,但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下降

D. c点时酶的活性很低,降低温度,酶的活性可以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贻贝通常固着在海滩区域的礁石上生活,而海星通常居住在更靠下的水域中,涨潮时能进入贻贝的居住区域。生态学家研究海星对贻贝分布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调查贻贝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B. 除去海星会导致贻贝的分布区域变小

C. 海星是入侵物种,比贻贝更加适应环境

D. 海星可能通过捕食作用影响贻贝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的膜外侧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 ( )

A. 不动B. 向左摆

C. 向右摆D.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探究乙醇的浓度和铁离子对纤维素解活性的影响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浓度,有无铁离子是无关变量

B. 铁离子可使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时的活化能升高

C. 乙醇和铁离子对纤维素酶活化的抑制有相互促进作用

D. 若要验证该酶的专一性,则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受①、③的调节,这种体液调控机制为______调节。图中虚线是指当②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______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仍保持体温平衡,原因之一是神经末梢支配图中的______(答出两种器官)分泌激素增多。

(3)图中⑤所代表的免疫活性物质有______(至少答出两种)。

(4)内环境的各种____________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