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感受刺激的是温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明显增多
B. 若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A、C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AB、CD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
C.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
D.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1、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AB血液流量增加,加强散热,表明这时环境温度低,感受刺激的是冷觉感受器,通过调节,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加强产热,故A错;AB为第一次接触该抗原,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CD段为二次免疫,B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故B错;体温通过调节维持稳定,故C错;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量增加,降低血糖浓度,CD段血糖浓度下降,通过调节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升高血糖浓度,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来调节血糖浓度,故D正确;综上所述,选D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相同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离子浓度如图1所示。Mg2+在叶肉细胞中的用途为________;一段时间后水稻培养液中Mg2+浓度增高的原因________。
(2)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少量红墨水、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部位①颜色为_____,部位②颜色为_______。如改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重新实验,则部位②颜色为______。
(3)将某植物花瓣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和 e组(每组的细条数量相等),取上述5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瓣细条的长度如图3所示(只考虑水分交换)。使细条浸泡前后长度保持不变的蔗糖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细胞液浓度最高的一组为______。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蔗糖不能进入到花瓣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 图甲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C. 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的BC段
D. 图乙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建立了高产稳产的桑基鱼塘,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从而获得稻、鱼、桑三丰收。与该生态系统不符的叙述是
A. 人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突出B. 使物质能够更好循环
C. 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 提高了能量传递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糖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饥饿时,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
B.胰高血糖素会促进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C.饭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减少
D.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仍然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钠离子、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主动转运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势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上皮细胞为易化扩散
B.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转运
C.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为易化扩散
D.Na+从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为易化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