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丁年龄组成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准确反映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答案】ABC

【解析】

1、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

①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②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③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的种群特征是年龄组成。

④种群的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密度。

A.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增加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迁入率,减少种群密度的是死亡率和迁出率,即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正确;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

C.丁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C正确;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单独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错误;

故选:AB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需抗原刺激才能产生的有④⑤⑥⑦

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①②③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于分化产生了差异

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的斜率

D.图乙总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实验资料,分析回答

1)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单侧光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分析回答:

据图甲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乙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

据图乙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_____,据此推测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特点.

2)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左图;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右图.

顶芽合成的IAA通过_____方式向下运输.

实验一中,去顶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_____

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_____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_____

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h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_____(大于/小于/等于)Ⅲ组;去顶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些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横放的植株,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1~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图丁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幼苗根尖或者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__________向形态学下端移动,通常出现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受到单方向刺激后导致生长素__________,进而出现弯曲生长。

(2)图甲幼苗横放后,1、2处起始浓度变化为图________(填“乙”或“丙”)对应的曲线,图乙中C对应的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浓度要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丁曲线分析,__________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这种激素对果实的作用效果是促进果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图丁曲线及激素作用分析,细胞分裂素先增加,赤霉素后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照片。图中字母表示存在于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其中A和a显示黄色荧光,B和b显示红色荧光。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和a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 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A与基因B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据荧光点分布判断,甲、乙为一对含姐妹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

D. 甲、乙两条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四个荧光点脱氧核苷酸序列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先天性肌强直(甲病)和卡尔曼综合征(乙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已知在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4%,调查发现以下两个家系中都有甲病和乙病患者,且I3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研究乙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B. 图中III1的患病基因来源于I2

C. 在人群中,某正常男性是甲病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3

D. III2同时患两病的概率为1/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示意图,图乙是其引发机体免疫应答的示意图。

(1)图甲中,正常情况下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时,_________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从而引起______上的电位变化。当a-银环蛇毒进入突触间隙时,神经冲动传导受阻,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乙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_,细胞②的名称是________。③④⑤中,分化程度更高的是_____,具有识别特异性的是__________

(3)图乙表明,人体免疫细胞清除a-银环蛇毒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分子结构式的左上角基团为碱基腺嘌呤,请观察图一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______;②该核苷酸是构成_________的原料。

2)图二为一条核苷酸链示意图,图中所示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此结构常由______条图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分子,真核细胞中其主要分布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