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千岛湖是1960年为建设水电站而筑坝蓄水形成的大型人工湖,人工湖构建以来气候变化相对稳定,19981999年发生大面积藻类水华。为探究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分析并调查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箭头所指方向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藻类水华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氮、磷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______

3)分析图2发现,“水体富营养化”学说不能很好解释19981999年千岛湖水华发生的原因,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年份鲢鱼、鳙鱼数量相对值

年份

鲢鱼、鳙鱼

银鱼

19931997

6.66

5.43

19981999

2.16

7.72

4)由表及图12综合分析,湖中鲢鱼、鳙鱼主要捕食____________,由于渔业的过度捕捞以及银鱼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藻类数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水华的发生。

5)由于千岛湖是人工湖泊,发育时间较短,因此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简单,稳定性较差。千岛湖水华现象警示我们,要降低人工湖泊水华发生的频率,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答案】不能 捕食、竞争 降低 总氮和总磷量不是最高值(总氮和总磷量低于之前若干年) 藻类 鲢鱼、鳙鱼及浮游动物数量下降 (营养)结构 控制捕捞量,增加鲢鱼、鳙鱼的投放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解析】

1.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够成,且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2.一般来说,群落的丰富度越大,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1)图1表示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素,食物链流动只存在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则所示箭头不是食物链的流动方向;鲢鱼和鳙鱼都捕食浮游动物,则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间存在捕食关系,又因为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都捕食藻类,因此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间存在竞争关系。由此可知三者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藻类水华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氮、磷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后,由于大量繁殖的藻类在夜间的呼吸作用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藻类大量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的分解过程也需要消耗氧气,而需氧型生物的大量繁殖,也会使水体中含氧量进一步减少,所以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降低。

3)由图可知,在19981999年期间TNTP的含量不是最高值,且发生了下降,却发生了水华现象,所以不能用“水体富营养化”解释。

4)由表及图12综合分析,湖中鲢鱼、鳙鱼主要捕食藻类,由于渔业的过渡捕捞以及银鱼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鲢鱼、鳙鱼及浮游动物数量下降,使藻类数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水华的发生。

5)由于千岛湖是人工湖泊,发育时间较短,因此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比较简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要降低人工湖泊水华发生的频率,可以采用控制捕捞量、增加鲢鱼、鳙鱼的投放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金鱼能在严重缺氧环境中生存若干天,肌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中无氧呼吸产物不同,如图表示金鱼缺氧状态下,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X”是丙酮酸,由3种元素组成

B.过程②③⑤均有能量释放,用于合成ATP

C.不同类型细胞中无氧呼吸产物不同是因为酶种类不同

D.在肌细胞中将乳酸转化成酒精并排出有利于防止酸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某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是在某病原菌均匀分布的平板上,铺设含有不同种抗生素的纸片后进行培养。图示为培养的结果,其中抑菌圈是在纸片周围出现的透明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可用平板划线法或涂布法接种病原菌

B.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抗性变异

C.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

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过程,孔蛋白为亲水通道,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可自由通过。丙酮酸通过内膜时,所需的能量不直接来源于AT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粒体的内、外膜分别由二层单位膜组成

B.丙酮酸通过外、内膜的方式均为易化扩散

C.充足的氧气能有效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D.线粒体膜间隙的 pH要比内膜内侧的基质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了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学防御。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生产者苔草的种群增长受其密度制约

B. 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

C. 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

D. 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沙枣中含有沙枣多糖。研究人员利用健康小鼠为材料进行了相应的实验探究。

材料与用具: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沙枣多糖母液(240 mg/kg),生理盐水,电子天平等。(说明: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胸腺指数=胸腺质量/小鼠体重,脾脏指数=脾脏质量/小鼠体重,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所以脾脏指数较胸腺指数高)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随机均等分为4组,编号ABCD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小鼠置于____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饲养。每日一次腹腔注射给药,连续8天给药,于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动物,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

3)实验结果:沙枣多糖显著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且浓度为120 mg/kg时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最大,请用柱形图的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

4)分析与讨论:沙枣多糖能明显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这将对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胸腺是_____________的场所,胸腺和脾脏是机体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鸽子胸肌细胞内丙酮酸的氧化分解过程中存在一条AB…→CD的反应途径。如果向细胞悬浮液中分别加入ABCD等有机酸,发现任何一种有机酸即使在含量较低的情况下也能极大的加快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采用鸽子这类飞翔鸟类而非家鸡这类不善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进行研究的原因是_________,丙酮酸氧化分解生成CO2[H]发生在_________中。

2)如果阻断CD的转化,则引起C堆积,而此时加D,随着D的减少,C的堆积量会持续增加。据此可推测丙酮酸氧化分解的整个反应过程是一个由多种有机酸参与的_________(填“环状”“直链状”)途径,并用箭头和字母构建此途径_________

3)线粒体中的C酶可催化CD的反应,而丙二酸与C结构相似,因此会妨碍C_________,对C酶造成竞争性抑制作用。如果增加C的浓度,可以_________(填“增强”“减弱”)丙二酸的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 1 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P 表示生产者,D 表示分解者,C 表示消费者。图 2 为碳的全球循环示意图,ABC 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P的能量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量,图1还反映了生态系统各_____间的能量关系,其中能量从一级消费者至二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____%(保留一位小数),由此图可得出生态系统能量传递具有的____ 特点。

2)图2代表的种间关系是____B对应图1中的____(填字母),图中应另添加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________过程。

3)当环境变化导致____的变动,从而引起相关种群数量的上下波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弃耕农田演变成一片森林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过程为次生演替

B.草本植物阶段在垂直方向上也有分层现象

C.成熟森林阶段,树冠层对群落的影响最大

D.若所处气候为低温高湿,其顶极群落为热带雨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