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地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树林,成为了一个相对更加稳定的生态统。某科研小组对该地区生活在弃耕农田中的肉食性动物甲进行了十年的调查与研究。甲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种群水平上,对动物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_______等方面。调查动物甲的数量采用了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__。据图可知,动物甲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___ (填“Kl”或“ K2”或“K3”)。
(2)由农田演变为树林的过程属于演替类型中的________。在上述演替过程中,群落在______等方面还会逐渐发生改变。
(3)退耕农田演替为树林导致该地区生物种类增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动物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
【答案】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等)、种群的数量动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影响种群变化的因素等 该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K1 次生演持 特征(物种组成、丰富度、种间关系、优势种等)、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间接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据题文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种群、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1) 在种群水平上,主要研究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等)、种群的数量动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等。动物甲为肉食性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在自然环境中,当种群数量趋于稳定时,通常围绕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据此分析图示可知,动物甲的环境容纳量为K1。
(2) 由农田演变为树林的过程,是在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和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属于次生演替。伴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在其特征(物种组成、丰富度、种间关系、优势种等)和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方面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3) 群落在演替过程中,随着生物种类的增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动物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其他生物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达尔文父子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1、2两组实验,可得出尖端与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有关
B. 通过3、4、5三组实验,可得出感光部位在尖端
C. 通过该实验能得出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的结论
D. 该植物的弯曲部位在苗尖端下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过程中能产生NADPHB.细胞呼吸的全过程在细胞内的膜结构上进行
C.光合作用的每个阶段均可产生ATPD.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都需要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某植物细胞分裂的图像,图乙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该植物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甲中的各细胞按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排序:③→②→_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其中发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纺锤体是在图甲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细胞中形成的;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是由两组中心粒之间的___________形成的。
(3)图乙所示的核DNA数量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58年,科学家设计了DNA复制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1)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标记,离心结果如下图的甲:(2)转至14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下图的乙、丙、丁是某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
A. 出现丁的结果需要60分钟
B. 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
C. 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4N的DNA占3/4
D. 丙图的结果出现后,将此时的DNA热变性成单链后离心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烟草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的基本流程,请回答:
(1)在_______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烟草芽体切块培育成再生植株的技术称作植物组织培养。自然条件下,烟草的芽体在植株上只能形成组织和器官,而不能形成完整的植株,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2)在构建重组Ti质粒的过程中,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_______中。将重组Ti质粒导入到农杆菌细胞中时,处于感受态的细菌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经过①②③过程可将目的基因整合到烟草细胞的_________上。
(3)图中的④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来处理愈伤组织而获得具有活性的单细胞。⑥过程得到的再生植株不一定对烟草花叶病毒具有抗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从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再生植株是否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B.③由②螺旋化缩短变粗而来,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C.④→⑤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目增加一倍
D.⑥→⑦过程中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球藻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的单细胞真核藻类,具有光合效率高、营养方式多样且富含有机物等特点,在食品和饲料等多个方面均有广泛应用。研究者为了研究外加葡萄糖对其光合色素含量及细胞生长的影响,分别在A组(黑暗条件,加足量葡萄糖)、B组(光照条件,加足量葡萄糖)和C组(光照条件,不加葡萄糖)三种条件下培养小球藻(培养过程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甲、图乙所示。
(1)光合色素分布于小球藻______________上,分析图甲可知,添加葡萄糖对小球藻细胞的____________含量有显著影响。
(2)测量小球藻叶绿素含量时,需先提取光合色素,将提取的光合色素溶液置于适宜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反应。若提取的色素溶液颜色较浅,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光反应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经转化贮存于_________中,此后,这些能量在碳反应中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若光照强度相同,推测_____组的光合作用效率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乙可知,A组的小球藻培养后期大量死亡,与________组实验结果比较分析,推测小球藻大量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图1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重组DNA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是毒素蛋白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后发生的两种生物大分子合成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1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_____种DNA片段。过程②需要用到DNA连接酶,与T4 DNA连接酶相比,E.coli DNA连接酶在作用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形成重组质粒时可用HindⅢ和BamH Ⅰ进行切割后连接,与用一种酶(BamH Ⅰ)酶切后连接相比,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2点)
(3)图2中链是______。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③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要想检测Bt毒蛋白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在分子水平上可用______法进行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