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小鼠基因敲除技术2007年获诺贝尔奖。80年代初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成功奠定了基因敲除的技术基础,87年Thompsson首次建立了完整的ESC基因敲除技术的模型,此后几年中基因敲除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技术路线如下。

①胚胎干细胞的获得;

②构建重组基因表达载体;

③用一定方法把重组DNA转入受体细胞内;

④用一定培养基筛选已击中的细胞;

⑤将击中的细胞转入胚胎,通过胚胎移植使其生长为转基因动物,然后对该动物进行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异源抗体用于人体容易发生排异反应,若将动物抗体分子基因敲除,代之以人的抗体分子基因,那么人源抗体的产生将迎刃而解。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重组载体过程中,为使导人的目的基因能完成表达,需要在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各插入              

(2)上述过程中所需的胚胎通常通过供体获得,再将处理过的胚胎移植到受体内培养,则胚胎移植前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               处理,若想培养出多个性状表现一致的个体,可通过               技术;

(3)应用基因敲除技术可让动物生产人源抗体,通常可将从动物体内提取的细胞的抗体分子基因敲除,代之以人的抗体分子基因,然后将该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通过                              等过程筛选出能产生人源抗体的细胞群,再在培养液或小鼠腹腔进行培养,从而获得所需抗体;

(4)用培养基筛选重组载体是否已击中细胞,方法之一是启动子缺失筛选法:原理是在重组载体的目的片段中插入一个启动子缺失的正向选择基因,同时目的基因片段也不包含该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若基因载体和细胞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则正向选择基因可以在靶位点基因启动子的作用下得以表达,使阳性细胞具有G418抗性(G418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对细胞有抑制或杀伤作用),从而从培养基中得到所需要的阳性克隆细胞,根据上述原理筛选导入成功的细胞的基本方法或过程是              

 

【答案】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6分)小鼠基因敲除技术获得2007年诺贝尔奖,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杂交等手段使小鼠体内的某一基因失去功能,以研究基因在生物个体发育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例如现有基因型为BB的小鼠,要敲除基因B,可先用体外合成的突变基因b取代正常基因B,使BB细胞改变为Bb细胞,最终培育成为基因敲除小鼠。

(1)基因敲除过程中外源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利用重组质粒上的            检测。如果被敲除的是小鼠抑癌基因,则可能导致细胞内的                 被激活,使小鼠细胞发生癌变。

(2)通过基因敲除,得到一只AABb小鼠。假设棕毛基因A、白毛基因a、褐齿基因B和黄齿基因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要得到白毛黄齿新类型小鼠,用来与AABb小鼠杂交的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             ,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             。让F1代中双杂合基因型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子代中带有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                      。不带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                  

(3)在上述F1代中只考虑齿色这对性状,假设这对性状的遗传属X染色体伴性遗传,则表现黄齿个体的性别是           ,这一代中具有这种性别的个体基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小鼠基因敲除技术获得2007年诺贝尔奖,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杂交等手段使小鼠体内的某一基因失去功能,以研究基因在生物个体发育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例如现有基因型为BB的小鼠,要敲除基因B,可先用体外合成的突变基因b取代正常基因B,使BB细胞改变为Bb细胞,最终培育成为基因敲除小鼠。

(1)体外获得突变基因b的克隆的技术称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敲除过程中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外源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利用重组质粒上的            检测。

(3)将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进行克隆,在某时期提取细胞培养液,测定每个细胞的DNA含量,结果如下图。在图中的B、C、D中,表示处于G2和M期的是     ,在_______期进行作物(小麦、水稻)诱变育种工作实践可取得良好效果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届湖南省湘潭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小鼠基因敲除技术2007年获诺贝尔奖。80年代初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成功奠定了基因敲除的技术基础,87年Thompsson首次建立了完整的ESC基因敲除技术的模型,此后几年中基因敲除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技术路线如下。
①胚胎干细胞的获得;
②构建重组基因表达载体;
③用一定方法把重组DNA转入受体细胞内;
④用一定培养基筛选已击中的细胞;
⑤将击中的细胞转入胚胎,通过胚胎移植使其生长为转基因动物,然后对该动物进行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异源抗体用于人体容易发生排异反应,若将动物抗体分子基因敲除,代之以人的抗体分子基因,那么人源抗体的产生将迎刃而解。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重组载体过程中,为使导人的目的基因能完成表达,需要在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各插入              
(2)上述过程中所需的胚胎通常通过供体获得,再将处理过的胚胎移植到受体内培养,则胚胎移植前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              处理,若想培养出多个性状表现一致的个体,可通过              技术;
(3)应用基因敲除技术可让动物生产人源抗体,通常可将从动物体内提取的细胞的抗体分子基因敲除,代之以人的抗体分子基因,然后将该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通过                            等过程筛选出能产生人源抗体的细胞群,再在培养液或小鼠腹腔进行培养,从而获得所需抗体;
(4)用培养基筛选重组载体是否已击中细胞,方法之一是启动子缺失筛选法:原理是在重组载体的目的片段中插入一个启动子缺失的正向选择基因,同时目的基因片段也不包含该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若基因载体和细胞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则正向选择基因可以在靶位点基因启动子的作用下得以表达,使阳性细胞具有G418抗性(G418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对细胞有抑制或杀伤作用),从而从培养基中得到所需要的阳性克隆细胞,根据上述原理筛选导入成功的细胞的基本方法或过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鼠基因敲除技术2007年获诺贝尔奖。80年代初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成功奠定了基因敲除的技术基础,87年Thompsson首次建立了完整的ESC基因敲除技术的模型,此后几年中基因敲除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技术路线如下。

①胚胎干细胞的获得;

②构建重组基因表达载体;

③用一定方法把重组DNA转入受体细胞内;

④用一定培养基筛选已击中的细胞;

⑤将击中的细胞转入胚胎,通过胚胎移植使其生长为转基因动物,然后对该动物进行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异源抗体用于人体容易发生排异反应,若将动物抗体分子基因敲除,代之以人的抗体分子基因,那么人源抗体的产生将迎刃而解。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重组载体过程中,为使导人的目的基因能完成表达,需要在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各插入              

(2)上述过程中所需的胚胎通常通过供体获得,再将处理过的胚胎移植到受体内培养,则胚胎移植前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               处理,若想培养出多个性状表现一致的个体,可通过               技术;

(3)应用基因敲除技术可让动物生产人源抗体,通常可将从动物体内提取的细胞的抗体分子基因敲除,代之以人的抗体分子基因,然后将该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通过                              等过程筛选出能产生人源抗体的细胞群,再在培养液或小鼠腹腔进行培养,从而获得所需抗体;

(4)用培养基筛选重组载体是否已击中细胞,方法之一是启动子缺失筛选法:原理是在重组载体的目的片段中插入一个启动子缺失的正向选择基因,同时目的基因片段也不包含该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若基因载体和细胞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则正向选择基因可以在靶位点基因启动子的作用下得以表达,使阳性细胞具有G418抗性(G418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对细胞有抑制或杀伤作用),从而从培养基中得到所需要的阳性克隆细胞,根据上述原理筛选导入成功的细胞的基本方法或过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