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有机玻璃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合成原理如下:

+H2O+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物质XCO2

B.可用分液漏斗分离MMA和甲醇

C.均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D.MMAH2反应生成Y,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Y的同分异构体有3

【答案】C

【解析】

A.若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物质XCO,选项A错误;

B.MMA和甲醇都为有机物,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选项B错误;

C.都含有碳碳双键,均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酯类可水解,选项C正确;

D.MMAH2反应生成Y,则Y2-甲基丙酸甲酯,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Y的同分异构体可为酯类或酸类,则Y的同分异构体大于3种,如对应的戊酸就有4种,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表明水稻茎秆基部节间缩短与GA2氧化酶有关,GA2氧化酶可以将活性赤霉素转化为非活性赤霉素。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敲除GA2氧化酶基因的水稻具有抗倒伏性

B.可利用赤霉素合成基因缺陷突变体培育抗倒伏水稻

C.不抗倒伏水稻的GA2氧化酶在茎秆基部节间高表达

D.高活性GA2氧化酶使得茎秆基部活性赤霉素含量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在进行复制的DNA分子上的“Y”形交叉点称为复制叉。在每个复制起始位点处形成两个复制叉,它们朝相反方向移动,在“复制机器”的作用下沿途打开母链合成新的子链。图示为果蝇早期胚胎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的电镜照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DNA多起点双向复制提高了合成效率

B.图中DNA上的可见颗粒可能是蛋白质

C.该图证明DNA子链延伸方向是从5’3’

D.“复制机器”含有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 过程和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 过程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 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淀粉为原料,经过一系列转化,可以获得多种化工原料,转化过程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可以凝结成冰一样的液体

B.上述流程图中所有有机物淀粉除外,共含6种官能团

C.戊的反应方程式为2CH2=CH2+O22,原子利用率100%

D.丙的链状单官能团不包括丙同分异构体有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以真核生物绿藻为材料,研究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图为部分实验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A表示单独照射660mm(红光)时的光合速率

B表示单独照射710mm(远红光)时的光合速率

C表示同时照射红光和远光时的光合速率箭头向上和向下分别表示光照的开和关

1)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藻和蓝藻都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两者在细胞结构上的显著区别是后者_____;两者在ATP的合成场所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前者不同于后者的场所是_________;两者细胞内的_________(填吸能放能)反应一般都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胚根长出前种子不进行需氧呼吸

B.胚根长出后种子需氧呼吸速率上升

C.种子萌发初期植株的干重不断下降

D.36h 时,细胞内的 CO2 来自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进行某一分裂过程中的二个时期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 条姐妹染色单体

B.甲、乙两图说明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若图乙表示卵细胞,则图甲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D.若图乙表示精细胞,则与其同时形成的精细胞基因组成一般各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者利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产生的原因,先将原始菌种接种在1号培养基上,培养出菌落后,将灭菌绒布在1号上印模,绒布沾上菌落并进行转印,使绒布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待3号上长出菌落后,在2号上找到对应的菌落,然后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4号培养液中,培养后再接种到5号培养基上,并重复以上步骤。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性状是由链霉素的选择作用引起的

B.1号和5号采用平板划线法将菌种接种在相应选择培养基上

C.4号与8号培养液中,大肠杆菌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逐渐增大

D.该实验缺乏对照实验,无法确定抗链霉素性状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