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种群的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

B. 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

C.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

D. 种群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迁出、出生率、死亡率等

【答案】A

【解析】“J”型曲线指的是理想状态下,一般情况下,种群呈“S”型曲线,A错误。B正确。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C正确。迁入、迁出、出生率、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型为AaBbCc(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的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是

A. 4:1B. 3:1C. 2:1D.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培养液中某细菌数量,某小组同学抽取1mL培养液经10倍的梯度稀释后进行接种培养,每个培养基上接种量为0.1mL,随后对每个培养基中出现的菌落进行计数(结果如下)。培养液中菌体数目约为__________________个/mL

稀释次数

4

5

6

培养基编号

1

2

3

1

2

3

1

2

3

菌落数目

263

321

345

38

4

40

6

2

8

【答案】 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 不能 乙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3.9×107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考查对纤维素分解菌分离、鉴定、计数原理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原理判断甲、乙两个培养基是否符合实验要求,根据平板计数原则计算培养液中菌体数目约

(1)据表判断,培养基甲不含有琼脂为液体培养基,不能形成菌落,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乙没有纤维素,虽然含有CR,但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含有纤维素分解菌也不会出现透明圈不能根据菌落特征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2)进行菌落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据表可知稀释4次后接种的培养基只有1号平板符合要求,稀释5次后接种的平板1、4号平板符合要求,因此应选择稀释5次后接种的平板进行计数,平板上平均菌落数为(38+40)/2=39个,则培养液中菌体数目约为39÷0.1×105=3.9×107/mL。

型】选择题
束】
33

【题目】绿藻A是某种单细胞绿藻,能够合成物质W。某小组为探究氮营养缺乏对绿藻A增殖及物质W累计的影响,将等量的绿藻A分别接种在氮营养缺乏和氮营养正常的两瓶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强下培养。定时取样并检测细胞浓度和物质W的含量,结果如图。

(1)本实验的实验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甲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曲线呈_________型。

(2)综合图甲和图乙的信息可知,在生产上,若要用少量的绿藻A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W,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某人拟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

(4)物质W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kg,再分別倒入等量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如下图。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_,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实验中,盐水加热煮沸是为了____________;冷却之后再使用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3)在腌制过程中,坛中溶液量会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数据表明,泡菜在腌制的第____________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腌制到第_________天以后再食用可以较好地避免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让实验数据更好的表明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对该实验所获得的三组数据应进行怎样的处理才更合理?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杨酸(SA)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

1-3

4-9

10

叶面喷洒

日温/夜温

光照

日温/夜温

光照

分组

检测

A

H2O

25℃/18℃

适宜

25℃/18℃

适宜

A1

光合速率

A2

G基因表达量

B

25℃/18℃

适宜

18℃/12℃

弱光

B1

光合速率

B2

G基因表达量

C

SA

25℃/18℃

适宜

18℃/12℃

弱光

C1

光合速率

C2

G基因表达量

(1)设计实验时,应该遵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选幼苗长势相同

幼苗进行随机分组

每组均用一株幼苗作为实验材料

重复进行实验

(2)实验中A组为____________组,B组幼苗叶面应喷洒____________。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可____________(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不做处理),以使结果更科学准确。

(3)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推测这种酶参与了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4)实验检测结果如下图。

①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但提前外施SA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植物在低温、弱光条件下的光合能力,从而增强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

(5)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对垂体的调控,都是通过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

B.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C.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D.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转B基因(B基因控制合成毒素蛋白B)抗虫棉商品化的同时,棉虫对毒素蛋白B产生抗性的研究也正成为热点。请分析回答:

(1)研究者发现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由D基因控制合成)可抑制昆虫肠道内蛋白酶活性,使害虫减少进食而死亡。研究者将同时含B基因和D基因的__________导入棉花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棉。

(2)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其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①植株I相关基因位置如图1,该植株自交,F1中长纤维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能够稳定遗传的长纤维抗虫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__

②植株Ⅱ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3:1,则植株Ⅱ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填图2中编号)。

③植株Ⅲ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植株Ⅲ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从防止抗虫基因污染,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角度分析,理论上可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细胞的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代表不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1~8代表靶细胞的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神经末梢和靶细胞C等共同构成________,若物质a是唾液淀粉酶,其加工、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________

(2)若刺激M点,则M点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刺激引发的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与________(填“膜内”或“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若刺激N点,电流表将偏转______次。

(3)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_____________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结构[1]________结合。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 B. 图丁可代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 丁、戊对应的方式,都需要消耗能量 D. 抗体释放方式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