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用同一种酶进行的不同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酶的专一性判断,本实验研究的是麦芽糖酶

B.温度 20 ℃与 40 ℃条件酶活性比 30℃时减弱的原因相同

C. 2 实验中增加酶的量,生成物的量上升

D.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则催化活性丧失

【答案】A

【解析】

据图分析,图1中在酶的作用下,麦芽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而蔗糖的含量不变,说明该酶是麦芽糖酶;图2中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研究的是温度对麦芽糖酶活性的影响情况,由曲线的斜率可知,三种温度中30℃下麦芽糖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本实验研究的是麦芽糖酶,A正确;

B、温度 20 ℃ 40 ℃条件酶活性比30℃时减弱的原因不同,两者分别属于低温和高温,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B错误;

C、生成物的量是由反应物的量决定的,图 2 实验中即使增加酶的量,生成物的量也不会上升,C错误;

D、酶的结构决定功能,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则催化活性将下降甚至丧失,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肝细胞和细菌都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其中细菌协助葡萄糖运输的载体蛋白为GLUT1,肝细胞协助糖运输的载体蛋白为GLUT2,其运输的速率和葡萄糖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GLUT1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比GLUT2对葡萄糖亲和力大

B葡萄糖能以相同的方式进人红细胞和肝细胞

C两种载体蛋白都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

D载体蛋白的存在能显著提高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蝴蝶兰是一种观赏植物,因其美观、耐旱、易于栽培而备受青睐。某科研团队为研究蝴蝶兰的耐旱机理,测得该植株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CO2吸收速率日变化曲线如下图1;下图2为蝴蝶兰在干旱时CO2固定途径。请回答:

1)由图1可知,正常条件下P点时刻含义是______W点时蝴蝶兰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自于______

2)图1表明,干旱条件下蝴蝶兰CO2吸收的特点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3)根据图2可知,蝴蝶兰夜间吸收的CO2以化合物______的形式储存。白天释放CO2,通过光反应提供的_____完成卡尔文循环(暗反应)。

4)欲使栽培蝴蝶兰较快生长,应避免长期干旱,原因是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夜间会出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参是一种名贵药材,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口服仪α干扰素在慢性乙肝、丙肝及部分肿瘤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下图为科研人员制备能合成干扰素的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①~④表示相关的操作,EcoR Ⅰ、BamH Ⅰ为限制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农杆菌Ti质粒分子经BamH Ⅰ切割后,含有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步骤①中,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_____。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______,而造成引物自连。

3)过程②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_____,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过程③中需先用______处理根瘤农杆菌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

4)过程④中,科研人员提取愈伤组织细胞的RNA后,先通过______过程获得DNA,再进行PCR扩增,若最终未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其可能原因是______

5)科研人员认为,将转干扰素基因的人参愈伤组织加工成的药物比单纯干扰素的疗效好,其依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J·m-2·a-1)。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幽蚊幼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 827 J·m-2·a-1

C.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5%

D.浮游植物能量多的原因是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科研人员从山西老陈醋的醋醅中分离出产酸能力强的醋杆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已知溴甲酚紫 pH 变色范围是5.2(黄色)~6.8(紫色)。在分离醋杆菌用的培养基中加入溴甲酚紫作为_______以鉴别产醋杆菌。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经 _________灭菌的乙醇,乙醇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2)三角瓶、试管、培养皿等用牛皮纸或报纸包扎好后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要注意灭菌物品不能放太满太挤,要留出空隙以利于______。灭菌后,通常将实验用具放入60℃~80℃的烘箱中烘干,目的是_________

3)取 10g 山西老陈醋的醋醅等梯度稀释,用 ___________ 10 -310-410 -5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01mL 涂布于平板分离培养基上,30℃倒置培养48h。若要筛选产酸能力强的菌种,需挑选若干个 ___________比值大的菌落,分别用________扩增,然后离心检测培养液中醋酸含量。

(二)胚胎干细胞(ES细胞)介导法的主要操作过程是:将外源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然后将转基因的胚胎干细胞注射于受体动物胚胎后可参与宿主的胚胎构成。如图是利用胚胎干细胞介导法培育出荧光小鼠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水母中获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有多种方法。将水母的全部基因用 _______切成片段,插入到载体分子中,并将所得的 _______转入大肠杆菌,通过_________使目的基因扩增,再用某种探针钓取目的基因。

2)③过程常用________方法,④过程中饲养层的作用是_______,⑤过程注入的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 特点,从而可分化成个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在进行⑥之前,需对受体母鼠进行_______处理。

3)关于受体母鼠妊娠产下的子代小鼠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各细胞都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所以全身每个细胞都有绿色荧光蛋白产生

B.各细胞都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但只有部分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产生

C.不是所有细胞都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所以只有部分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产生

D.该小鼠产生的配子中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概率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团队研制了一种针对某新型病毒A的生物疫苗Ⅹ,欲通过实验检测疫苗X对实验动物抵抗新型病毒A攻击的保护效力,进行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材料与药品:实验用仔猪若干只,1mL医用注射器若干,含ⅠL的磷酸盐缓冲液(Ⅰ为某种白细胞介素),不含ⅠL的磷酸盐缓冲液,疫苗ⅹ,新型病毒A制剂(要求与说眀: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方法不作要求;仔猪鼻腔分泌物中病毒含量、血清中抗新型病毒A抗体含量的具体测量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操作步骤

①选取 __________ 的健康仔猪若干只,平均分为4组,并编号为abcd

___________________淘汰阳性个体并确保每组剩余个体数相同。

③各组处理情况,a组仔猪肌肉注射:疫苗Ⅹ+含ⅡL的磷酸盐缓冲液(1mL/只);b组仔猪肌肉注射:疫苗Ⅹ十不含ⅡL的磷酸盐缓冲液(lmL/只);c组和d组伃猪肌肉注射:不含IL的磷酸盐缓冲液(1mL/只);按照上述处理方式对各组仔猪肌肉注射相关药品。7天后,对abc三组仔猪做__________处理,d组不做此项处理。

④步骤③完成后,各组仔猪给予相同且适宜的环境培养,后续⑧天每天分别检测每组仔猪鼻腔分泌物病毒含量与血清中抗新型病毒A抗体,并计算平均值。

⑤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并得出结论

2)实验结果预测:请在坐标轴上用曲线图绘制出abc三组仔猪血清中抗新型病毒A抗体变化的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假设注射疫苗X3天后开始产生抗体,各组仔猪实验检测期间不出现死亡个体)

3)分析与讨论:

Ⅰ.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解释a组仔猪和b组仔猪抗体水平平均值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经检测发现,后续8a组和d组仔猪鼻腔分泌物中全程无新型病毒A出现,b组仅在第10天和第11天检出极少量病毒,c组在第9天后即可检岀大量病毒,且病毒量后续有増长趋势。α组和b组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疫苗X注射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说明疫苗X对仔猪抵抗新型病毒A攻击具有较好的保护效力。

Ⅲ.若某地岀现了此种新型病毒A感染疫情,请用相应的生物学知识提岀两种可行的快速检测此新型病毒A的方法__________(仅书写检测方法,具体操作不作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周期性消失与重建的结构有_______(填标号)。结构②是大分子物质的通道,结构④与________有关。生物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除甲图中已有的联系外,生物膜之间还可以通过囊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2)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 丙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3)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I.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

已知野生型链孢霉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有人利用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1

2

3

4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2.0

1. 0

0.5

0.25

①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成分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_________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_________(在Ⅰ、Ⅱ、Ⅲ中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