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产生的某种物质可以是促甲状腺激素
B. b与a的某种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C. c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
D. a、b、c中, c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
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
D.B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A、B、C三个纯种品系的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移植时,在某小鼠背部切除部分皮肤,将其他个体的皮肤移植上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A2的皮肤片移植到A1上,皮肤片存活;而B1的皮肤片移植到A2上,14天后皮肤片结痂脱落,说明A2对B1皮肤片产生了_________反应。这种反应是由_________细胞引起的,它属于________免疫。被移植到A2上的B1皮肤片,在此反应中可称为_________。B细胞和T细胞含有的遗传信息是否相同?____________。
(2)如果B2和C1的皮肤片同时移植到曾移植过B1皮肤片的A2上。移植后,B2皮肤片5天脱落,而C1皮肤片14天才脱落,分析出现前者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杜氏盐藻属于海洋中一种单细胞藻类,是提取β胡萝卜素的重要资源。为研究海洋常见重金属污染物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杜氏盐藻分别置于A~E五种培养液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取藻液测定杜氏盐藻密度,结果如图。请回答:
(1)利用血球计数板测定杜氏盐藻密度,取藻液前,应将藻液________,以利于准确计数。
(2)在A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杜氏盐藻种群的种内竞争程度,第8天时比第16天时________(强/弱)。
(3)实验结论: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具有________作用,浓度越大该作用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 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 脂肪、半乳糖、糖原
C. 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 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动物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与组成SARS病毒的成分相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能增大膜面积的细胞器是_________;细胞代谢过程中,能发生气体交换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该图表示抗体的合成、转运及分泌过程,以序号和箭头的形式描述该过程____________。
(3)某些亲核蛋白,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下列物质中,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和造血干细胞都需要运进细胞核的是____________(多选)。
A.RNA聚合酶 B.DNA聚合酶 C.丙酮酸分解酶 D.ATP水解酶 E.淀粉酶
(4)若该细胞是人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从分子水平分析,该时期的细胞内主要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被毒蛇咬伤后需注射抗蛇毒血清、给婴幼儿重复多次注射某疫苗,以上两种措施的原理分别是( )
A. 抗蛇毒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多次注射某疫苗可以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
B. 抗蛇毒血清中含有大量巨噬细胞可将病原体吞噬;重复注射可以避免病原体进入机体
C. 抗蛇毒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重复注射可以避免病原体进入机体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叶生长在水中呈丝状,长在水面上呈扁片状,水毛茛叶的这种性状变异说明( )
A.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B.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
C.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
D.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