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15N标记,然后置于不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当DNA分子复制n次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数为( )
A.2 B.2n-2 C.2n D.2n-2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稻是二倍体植物(染色体2N=24)。有一种三体,其基因型为BBb,原因是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任意两条配对,形成一个二价体(2条)和一个单价体(1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三体水稻为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B. 该三体形成,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C. 该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经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BBb
D. 该个体产生4种基因型的花粉,比例各占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如图),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B.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C.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开始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__________,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
(2) 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______型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______(填“K1”或“K2”)。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______。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5)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______会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褐色雏蝗是每年只有一个世代的一年生昆虫。某地区褐色雏蝗从卵经若虫到成虫的季节消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褐色雏蝗的卵、若虫和成虫构成了一个褐色雏蝗的种群
B.从成虫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该地区褐色雏蝗的数量变化属于稳定型
C.褐色雏蝗以虫卵的形式过冬,当年成虫的数量与卵的数量呈正相关
D.决定该地区褐色雏蝗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 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 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 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表明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时间(年) | 鼠种群数量(只) | X种群数量(只) |
1 | 18 900 | 100 |
2 | 19 500 | 120 |
3 | 14 500 | 200 |
4 | 10 500 | 250 |
5 | 9 500 | 180 |
6 | 9 600 | 170 |
7 | 9 500 | 180 |
8 | 9 600 | 170 |
(1)据表分析,鼠种群与X种群的关系是________。若在第9年间,大量捕杀物种X,则第10年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
(2)对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由于鼠类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________。
(3)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若调查弃耕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采用______________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土样中收集小动物,但他们设计的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写出完善该装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对采集到收集瓶中的小动物,还应做的工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A. 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C. 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 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