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1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图1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0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C. 图2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
D. 图1、图2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过程,根据图示可知,物质X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即氨基酸;a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台成场所;b是内质网,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加工; c是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并分泌出去。根据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该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先增加后减少,整体表现为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大,因此图2中从左向右三种生物膜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A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分泌蛋白要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最后由细胞膜释放出去,因此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正确;
B分泌蛋白的物质X为氨基酸,最多有20种,b为肽链,只有形成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才有功能,B正确;
C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并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膜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并与细胞膜融合,因此该过程中内质网膜减少,高尔基体膜不变,细胞膜增加,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有相互转换,C错误;
D膜之间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表明β-AP(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β-AP是由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水解形成的β-AP分子中含有38个肽键
B.图中的β-分泌酶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
C.β-AP分子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神经细胞变性死亡
D.促进β-分泌酶基因表达是治疗老年痴呆的有效手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
(1)人体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稳定在_____g/L。
(2)图中的激素B是______,细胞A是______细胞,其膜上葡萄糖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3)若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则激素B与其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中肝糖原的分解速度将会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4)GLUT4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它能够帮助细胞从外界环境中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内。根据下图胰岛素作用机理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当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蛋白M结合之后,促进含GLUT4囊泡和_______的融合,从而导致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增加,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该过程利用了膜结构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
②结合图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______(填下列字母)。
A.体内产生蛋白M 抗体
B.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
C.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非洲猪瘟(ASF)1909年在肯尼亚首次被报道,2007年开始在全球多个国家扩散流行,2018年8月以来,我国多地也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因为非洲猪瘟病毒(ASFV)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尚没有有效的疫苗。下图为猪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某种化合物,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某种细胞,其中⑩树突状抗原呈递细胞能够吞噬病原体。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_________中分化而来。
(2)ASFV的靶细胞是猪的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该靶细胞与图中细胞___________(填写数字)具有相似的生理功能。
(3)ASFV在初次入侵猪体内时,猪体内的细胞______(填数字)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4)ASF的致死率可达100%,这是因为ASFV能够将猪体内大量的巨噬细胞破坏从而使得猪的___________免疫受到破坏。
(5)据最新报道,ASFV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疫苗属于____________。
(6)TNF-a由巨噬细胞产生,可诱导多种调节免疫细胞作用和介导炎性反应的分子产生。A238L蛋白是ASFV重要的宿主免疫调节蛋白。通过A238L蛋白抑制猪巨噬细胞TNF-a的表达,是ASFV免疫逃逸的有效机制。配制培养液培养ASFV,再从培养液中提取ASFV的A238L蛋白进行研究,此方法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图①a—e过程中,代表细胞分泌Na+过程的是e
B. 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主要由A物质决定着不同生物膜的功能差异
C. 与图②中曲线I相符的过程是图①中的过程a和e
D. 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A和B物质大多不是静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M和P两个品系果蝇杂交过程出现一种不育现象,子代性腺发生退化,无法产生正常配子,此现象与P品系特有的P因子(一段可转移的DNA)有关。用两个品系的果蝇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 1 | 2 | 3 | 4 |
亲本组合 | P♂×P♀ | M♂×M♀ | M♂×P♀ | P♂×M♀ |
子代配子正常率 | 100% | 100% | 100% | 0% |
(1)由实验结果可知,这种子代不育现象仅在____________时出现,据此判断不育现象的发生除了P因子外,还与____________品系的细胞质成分有关。由此分析,1组和2组子代能正常产生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P因子可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到相同或不同染色体的其他位置上,会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____________,进而导致不育现象。体细胞阶段,P因子能表达出抑制P因子转移的阻遏蛋白,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受精后,P品系卵细胞质中积累的大量阻遏蛋白___________,因此第3组子代能正常产生配子;P品系精子只提供____________,因此第4组子代不能正常产生配子。
(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生殖细胞阶段,P因子能表达出P因子转移所需要的转移酶。这种转移酶总长度大于阻遏蛋白,并且前面2/3左右的____________序列与阻遏蛋白完全相同,推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P因子____________。
(4)雄果蝇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交叉互换,但是将P因子导入到雄果蝇染色体上,可以引起P因子处发生交叉互换。若右图所示基因型的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aabb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n,则该雄果蝇产生的重组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白鼠是常用的生物实验动物。某研究小组尝试对小白鼠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活性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查询资料得知,37℃时,在不同pH条件下小白鼠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的活性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在各自最适pH条件下,三种蛋白酶中,催化效率最低的是________。酶能提高催化效率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小鼠体内分别提取以上三种酶,该研究小组猜测:小白鼠体内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25~28℃之间。因此,他们设置了25℃、26℃、27℃、28℃的实验温度来探究这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三个实验组中,pH设置不同于其他两组的是________实验组。
②为了控制实验温度,将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分别置于恒温水浴锅中使其温度相同后再混合。单位时间内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③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不能确认该假设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对发芽玉米籽粒呼吸速率测试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O2和产生 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
(2)打开 A、B开关,向广口瓶中通入O2,待 U 形管两侧液柱平衡(液面高度相等)后,关闭 A、B。一段时间后,U 形管两侧液柱出现高度差,U 形管两侧液柱高度的变化量可用___________来表示
(3)为了排除外界气压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组 如何设计? ___________
(4)若用图中装置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待 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相等后进行实验,若 U 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则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 _____;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U 形管两侧液面的变化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