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

A.1:1 B.1:2 C.2:1 D.4:1

【答案C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染色体没有分离,着丝点没有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所以DNA分子数与染色体之比是2: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 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D.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其中可能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列图解,对种群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 c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环境条件未破坏时c的最大值,就是环境容纳量

C. 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和迁出

D. 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吸食吗啡等毒品的人群中艾滋病高发,为探究吗啡对HIV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某种溶剂配制的三种不同浓度的吗啡分别加入到T淋巴细胞系培养液中,再向培养液加入HIV毒株,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将培养瓶放在______中培养,定期取细胞培养液离心,检测______中HIV的数量。

(2)实验中对照组的具体操作是:将________加入到T淋巴细胞系培养液中,再向培养液加入HIV毒株。随着HIV感染天数增加,对照组中HIV数量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浓度的吗啡均能________HIV增殖,但是最大浓度(10-8mol/L)吗啡效果却并非最佳,科研人员推测其原因之一可能是高浓度吗啡会_______T淋巴细胞的增殖。

(4)纳洛酮的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可用于吗啡成瘾的临床治疗。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纳洛酮对HIV增殖的影响,将不同试剂分别加入到被HIV感染的T淋巴细胞系培养液中,定期检测HIV的含量(10-3g /mL),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吗啡组

5.59

31.73

81.77

243.0

吗啡和纳洛酮组

1.96

8.11

15.36

41.23

纳洛酮组

1.97

8.10

15.81

42.30

对照组

1.93

8.03

15.30

41.01

①该实验中使用的吗啡浓度应为__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表明,纳洛酮________HIV的增殖,________吗啡对HIV增殖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B. 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C. 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

A.线粒体和核糖体B.细胞膜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D.细胞膜和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他们已知鱼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假说,如图所示。

(1)在假说甲中,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的祖先是____________

(2)假说甲认为,湖泊Ⅰ、Ⅱ会形成上述两种鱼,是因为灰色鱼通过___________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并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适应环境的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生存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灰色鱼被淘汰。

(3)假说乙认为,湖泊Ⅰ中原有的红褐色鱼,由于洪水的作用,一部分进入到湖泊Ⅱ中,从而产生________________以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如果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____________亲缘关系最近,则这一证据能有效支持假说乙。若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存在______,可以确定它们是两个物种。

(4)连续两年对湖泊Ⅰ中的金黄色鱼进行调查,发现DD和dd的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

DD

dd

第一年

10%

70%

第二年

4%

64%

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提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若促进Na+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若促进Cl-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抑制,为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某种神经元后,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将电表接于B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突触后膜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存在电位差,使电表指针向左偏转。

(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方向,若电表指针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若电表指针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抑制。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不能刺激A神经元,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人在路上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图1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图2为图1c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示反射弧中,a是 ______ 。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 ______

(2)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______ 。[③]的名称是 ______ 。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______ 。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______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______

(3)在此反射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B处)产生 ______ ,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4)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 ______ 会形成痛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