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瘦素是动物成熟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与肥胖密切相关。其部分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为促进)

(1)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必须通过_______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由下丘脑中的靶细胞对其进行识别。

(2)当体重增加,血浆中瘦素增加导致神经肽Y含量________,减少摄食。正常情况下,瘦素和神经肽Y的含量总数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存在__________调节机制。

(3)临床上发现多数肥胖症患者体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瘦素增多,却不能阻止肥胖的发生,从激素作用的机理角度分析,你觉得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小鼠实验表面瘦素还能作用于下丘脑的相关神经元调节摄食行为,其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若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抑制,则突触后膜接受这种递质后的内外膜电位是_________

【答案】氨基酸 内质网、高尔基体 降低 (负)反馈 靶细胞上的瘦素受体数量减少 内负外正

【解析】

对题图进行分析可知,(1)体重增加时,促进脂肪细胞分泌瘦素,使血浆中的瘦素增加。瘦素含量增加可抑制下丘脑分泌神经肽Y,使神经肽Y含量降低,进而降低食欲,减少摄食。(2)神经肽Y分泌增多时,会促进脂肪细胞分泌瘦素,从而减少神经肽Y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

1)瘦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瘦素为分泌蛋白,最初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然后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2)由题图可知,当体重增加,促进脂肪细胞分泌瘦素增加,进而抑制下丘脑分泌神经肽Y,导致神经肽Y含量降低,减少摄食。正常情况下,由于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瘦素和神经肽Y的含量总是保持相对稳定。

3)激素作用的机理是与靶细胞或靶器官结合。多数肥胖患者体内的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却不能阻止肥胖的发生,最可能的原因是靶细胞(下丘脑细胞)膜上的瘦素受体数量减少,致使瘦素无法发挥调节作用。

4)静息时,突触后膜两侧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若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为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负离子内流,会进一步强化外正内负的状态,故突触后膜两侧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2表示图1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浓度为10mmol·m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pH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pH可能低于②③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2min内可被完全分解,而后酶将失去活性

C.温度越高,酶促反应速率越快,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②③

D.曲线④可表示反应过程中酶浓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洋葱鳞片叶的紫色外表皮细胞分别浸于等量蒸馏水、03mol/L蔗糖溶液05mol/L KNO3溶液中,观察液泡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甲图所示:

1甲图1、2、3曲线中,表示在03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 ,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比质膜的伸缩性小,植物细胞会发生 现象

2若曲线3中ef段的细胞如乙图,Ⅰ部位的物质是 ,若曲线2中bc段的细胞如乙图,则Ⅰ、Ⅱ两处的溶液浓度的大小比较:Ⅰ 填<、>或=

3试简要分析2、3曲线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绍兴腐乳独具特色,它采用优质黄豆作为原料,经严格筛选,再经浸泡、冲洗、磨煮、滤渣、点浆、压坯、划坯成型。再将白坯放入竹笼后喷洒万分之二的毛霉菌种,在20℃左右的气温下,经5天左右的前期发酵,即可腌渍,加盐量为毛坯的30%,一层毛坯加盐一层,在室温20℃左右的情况下,经10天腌渍即成腌坯。正常腌坯色泽黄亮、坚硬,四角方整,由毛霉形成一层表皮,即可装入坛中进行后期发酵。入坛时加入佐料即黄酒、红曲浆、酱籽及花椒等,用荷叶封口后堆叠,在2530℃环境下,经56个月即可成熟。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总结出做腐乳的制作流程图: 制腐乳胚→_______→加盐腌制→______ →密封腌制

2)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___ _____ ,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加,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制作腐乳时含水量为____ 左右的豆腐较适宜;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很重要,若盐的浓度过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盐腌制时随层数的加高而 _________盐量,接近瓶口要 ______铺一些。 加盐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按如图所示安装渗透作用装置,将半透膜袋缚于玻璃管下端,半透膜袋内部装有50 mL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若换用较大表面积的半透膜,达到平衡所用时间会缩短

B.若将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换为质量浓度为0.5 g/mL的,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会增加

C.达到平衡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清水,玻璃管中的液面也会上升

D.将玻璃管及缚于其上的半透膜袋适当向上提长一段,玻璃管内的液面位置相对于上端管口的位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细胞核的结构。下列有关细胞核的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能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④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C. ⑤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周期性消失和重现

D. ⑥在控制物质进出时具选择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

B.每一个抗体分子都有针对一种抗原的两个同样的结合位点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嵌有抗原MC复合体的癌细胞并消灭之

D.病毒感染人体后可立即在被感染者的血浆中检测到对应的病毒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①~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①为组成胰岛素的基本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则②是脂肪

C.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DNA

D.若一分子④可以水解产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则④是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五位同学在剪取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后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回答问题:

学生

操作步骤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表示实施该步操作,“-”表示缺少该步操作。)

1)甲、乙、丙三位同学可观察到的结果依次为____________

A.染色体未着上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2)丁同学在进行上述操作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长时间未找到生区分裂期细胞,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戊同学在视野中找到的细胞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名同学经教师指点后,均清楚地观察到了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并画出如下模式图(左图)。

①假设上面图1处于一个分裂期中,其顺序次是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左图_________所示时期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上面E图(右图)中曲线b—c段相对应的左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上述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低等植物细胞,还应再加上一种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