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 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 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 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答案】B

【解析】

据图可知,浅色岩P区:深色表现型频率为0.18,因为囊鼠的毛色(深色)与环境(浅色岩)差异大易被天敌捕食,D基因频率为0.1,则d基因频率为1-0.1=0.9;深色熔岩床区:深色表现型频率为0.95,因为囊鼠颜色与环境差异小不易被天敌捕食,D的基因频率为0.7,则d的基因频率为1-0.7=0.3;浅色岩Q区的深色表现型频率为0.50,因为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D的基因频率为0.3,则d的基因频率为1-0.3=0.7

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区频率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P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0.7=0.49,而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0.9=0.81,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其他条件适宜且恒定),单位时间O2产生总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光照强度为a时,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

B. 光照强度为b时,呼吸作用强度是光合作用强度的二倍

C. 光照强度为cd时,该细胞能积累有机物

D. 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需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至丁为二倍体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

B. 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1

C. 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

D. 乙是次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

A.电信号B.化学信号

C.物理信号D.生物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

B. 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

C. 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 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人车祸后出现“能看到文字,但是不能理解其含义”,则相应脑区受损的是(

A.HB.S

C.WD.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B. 该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6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

C. 该细胞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

D. 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中的叙述依次对应( )

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

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A. 核糖、脱氧核糖、乳糖

B. 脱氧核糖、核糖、乳糖

C. 葡萄糖、核糖、糖原

D. 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利用的原料是自身的脱氧核苷酸

B.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C.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而获得的

D.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DNA和蛋白质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