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下图所示:甲和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1.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2. B.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3. C.
    把视野从图中的乙转为甲时,应选用③,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
  4. D.
    从视野甲转为乙,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
D
试题分析:目镜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反比,而物镜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正比,故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放大倍数大,故A错。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观察对象解距离约短,故组合一般是②③⑥,故B错。把视野从图中的乙转为甲时,放大倍数增加,应选用③高倍镜,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故C错。从视野甲转为乙,放大倍数增加,故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操作相关技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如下图所示,甲→丙为某动物体内三个细胞的核内DNA含量变化情况(每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请根据图回答:

1)甲、乙、丙三图所代表的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2)甲图de和乙图de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不同点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是

甲图中的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中的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甲图中的cd相比,乙图中的cd段细胞分裂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71

如下图所示,甲→丙为某动物体内三个细胞的核内DNA含量变化情况(每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请根据图回答:

1)甲、乙、丙三图所代表的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2)甲图de和乙图de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不同点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是

甲图中的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中的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甲图中的cd相比,乙图中的cd段细胞分裂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省铜陵市一中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经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如下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三项独立的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1mol)的葡萄糖溶液,
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2mol)的丙酮酸,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中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4)实验四: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荧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是实验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试管。
供选答案:   

A.H2O+CO2B.乙醇+CO2C.丙酮酸D.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二第二阶段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每空2分,共16分)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

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泡胀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剪刀等。

方法步骤: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的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长到2 cm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直径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0.5 m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直径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 m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他实验条件相同。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如下图所示。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芽具有:              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单侧光照使芽内的生长素在           一侧分布较多,使该侧的组织生长较快。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芽具有:              性。

(3)该实验证明了:                                                                 

继续探究:

(4)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甲:              ,乙:               ,丙: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下图所示,甲图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b可代表________,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________结合,生成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适宜的条件下,若用CO2、HO供给植物进行代谢,则甲图中的f所代表的物质应是________。

(3)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此时乙图中N点向________(左、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