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1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如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请据图回答:
(1)曲线甲代表 , 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该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 .
(2)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 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填“吸收”或“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填图中字母)表示.
(3)若图1代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的淋巴细胞的细胞膜,该细胞能够分泌抗体,该过程称为 , 其依赖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答案】
(1)自由扩散;能量供应
(2)吸收;a
(3)胞吐;流动性
【解析】解:(1)甲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速率和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属于自由扩散;而乙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的速率与浓度差无关,并且可以由低浓度想高浓度一侧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该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能量供应.(2)根据题意可知,物质X在细胞中的浓度高于海水中该物质浓度,由于主动运输中物质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因此确定该细胞能主动地吸收物质X,可用图1中的a表示.(3)若图1代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的B淋巴细胞的细胞膜,则该细胞能够分泌抗体(蛋白质),该过程被称为胞吐,其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结构特点.
故答案为:(1)自由扩散 能量供应(2)吸收 a(3)胞吐 流动性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运输方式 | 运输方向 | 是否需要载体 | 是否消耗能量 | 示例 |
自由扩散 | 高浓度到低浓度 | 否 | 否 | 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 |
协助扩散 | 低浓度到高浓度 | 是 | 否 |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主动运输 | 高浓度到低浓度 | 是 | 是 | 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 |
分析图解:图1中,A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糖蛋白.根据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判断,b为自由扩散,a、e为主动运输,c、d为协助扩散.
图2中,甲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速率和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属于自由扩散;而乙运输方式中,物质运输的速率与浓度差无关,并且可以由低浓度想高浓度一侧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计算出其λ值,如图为该种群13年来λ值(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前4年间和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 第4年到第5年间和第9年到第10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C. 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D. 从第5年开始,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直到第9年,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的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②﹣①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葡萄糖
D.[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三模(最后一卷)生物试题】水和无机盐的相对稳定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肾脏排尿主要是为了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B. 人体内缺少Na+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C. K+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 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B.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单个细胞对整体生命起作用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入的氧气的体积比是( )
A.1:2
B.1:1
C.2:3
D.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