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内物质的转变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过程产生ATP最多,过程②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B.进行②过程的CO2都来自大气,产生的有机物存在于液泡中
C.进行③过程时,需要水参与,产生少量的ATP
D.给植物浇H218O后,根细胞会产生少量C18O2,过程④不会产生H218O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内有些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的调控,常见的有下列两种途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经由途径1分泌的激素都可使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 经由途径2分泌的激素都不存在反馈调节
C.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方式不同于途径1、2
D. 途径1分泌的激素与途径2分泌的激素只存在拮抗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物质D、E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产生物质B的过程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
(3)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不动,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上述实验中萘乙酸浓度在_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具体数值)的范围内具有促进生根的效应,图中数据还体现了萘乙酸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3)萘乙酸虽然能够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但不属于植物激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与萘乙酸作用相似的生长素,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细胞A是血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B.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①、③、⑥
C.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细胞外液
D.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B. 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甲、乙、戊,三者之间有竞争关系
C. 戊与丙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D. 从图中可以看出,戊占有三个营养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区域部分生物能量流动的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相关能量,其中①表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②③均表示摄入量。回答下列问题。
(1)④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兔的同化量;兔同化的能量中,未在图中画出的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与兔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
(2)若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兔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若标志物脱落会导致估算结果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3)狼根据兔留下的气味捕猎兔,兔根据狼的气味躲避狼,此为_________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B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明显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到t1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到终止。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酶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B. t1~t2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C. t2时酶失去活性 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