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Ⅰ)根据下列内容的要求和提示,回答有关人体红细胞方面的问题:

(1)人体成熟红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特点是                    

(2)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后被氧化分解,氧化分解的方程式是                                                 

(3)正常红细胞的形状呈双凹圆碟形,周边厚,中间薄,这种形状增大了细胞的内外气体交换的面积,非常有利于O2和CO2的交换,这说明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产生的原因是                                              

(Ⅱ)探针是进行基因诊断不可缺少的工具。某一探针的分子结构中有一段是—AACCGGTACGA—,由此判断该探针的成分是       ,判断的依据是分子结构中有         ,构成这个探针的基本单位是      。探针一般是用荧光分子进行标记,不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标记,原因是       。用β—珠蛋白的DNA探针只可以检测镰刀状细胞贫血症,用苯丙氨酸羟化酶探针只可以检测苯丙酮尿症,所以探针的特性是具有         ,利用探针还可检测肝炎患者的病毒,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检测的原理是                               

(Ⅰ)(1)只有细胞膜  (2)C6H12O6→乳酸+能量  (3)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4)基因突变

(Ⅱ)DNA  碱基T  脱氧核苷酸  放射性同位素易污染环境  专一性(或特异性)  DNA分子的杂交


解析:

(Ⅰ)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各种细胞器,所以生物膜系统只有细胞膜。虽然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但自己却不消耗O2,所以葡萄糖在红细胞内通过无氧呼吸进行氧化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红细胞也是一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的形状呈镰刀状,产生的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Ⅱ)探针的成分有DNA,也有RNA。题中探针含有碱基T,所以应该是DNA探针,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探针的特性是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利用探针检测病毒遗传信息的原理是DNA分子的杂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逆境是指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如冰冻、盐渍和干旱等,请根据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Ⅰ.农作物的生长直接受到冷害和冻害的影响。农作物冷害的主要机理是由于在冰点以上低温时,构成膜的脂质由液相转变为固相,即膜脂变相,引起与膜相结合的酶失活。植物冷害的主要机制见下图所示。此外,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危害叫冻害。

冻害主要是低温形成的冰晶对细胞的伤害,细胞内结冰则对细胞膜、细胞器乃至整个细胞产生破坏作用,从而给植物带来致命损伤。请根据题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70.植物遭受冷害后有多种表现,以下各种表现中,哪些不是冷害的表现(    )

A.代谢紊乱B.离子泄漏 C.光合速率减弱 D.呼吸增强
71.喜温植物处于零上低温会受到伤害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冷害,原因首先是低温伤害了生物膜,此时受害植物膜的透性____________,流动性_____________。
72.为什么在低温条件下,不宜给作物施肥?(说出两个理由)                     
                                                                         
Ⅱ.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是不一样的,受遗传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双重影响。植物对逆境的抗性强,则植物的电导率低;反之,电导率就高。电导率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测出。现在有人认为脱落酸(一种植物激素)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请使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脱落酸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
材料用品:生长在培养瓶中状态良好且一致的黄瓜幼苗10株、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测定电导率的装置、0.25mol/L NaCl溶液、蒸馏水。
73.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向甲、乙两组黄瓜幼苗的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0.25mol/L NaCl溶液;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预期结果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纳豆激酶(NK)是一种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产生的蛋白酶,它不但能直接作于纤维蛋白(A过程),还能间接激活体内纤溶酶原(B过程)。图21是有关纳豆激酶溶栓机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研究NK直接水解作用:给定纤维蛋白平板,将____滴加其上,若出现相应的溶解圈,则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K的间接作用是通过________激活体内纤溶酶原,增加纤溶酶的量和作用,溶解血栓。
(3)请根据下列出示的实验材料,比较NK与内源性纤溶酶溶栓效果,并在下面横线位置上,补全相应内容。
实验材料:NK溶液、内源性纤溶酶溶液、纤维蛋白块、缓冲液、量筒、试管和秒表。
实验步骤:

 
加入物质的成分
试管1
试管2
1
纤维蛋白块
1g
1g
2
缓冲液
1mL
1mL
3
纳豆激酶(NK)溶液
1mL
/
4
____________
/
1mL
    观察记录:观察纤维蛋白块分解情况,并记录分解的____。
请预测一种实验结果并分析:
(4)继续研究NK的化学组成:因为纳豆激酶存在于____,可直接利用纳豆菌发酵液的上清液,进一步____,鉴定其化学组成。
(5)由于NK在60℃时迅速失活,可通过________(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其热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纳豆激酶(NK)是一种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产生的蛋白酶,它不但能直接作于纤维蛋白(A过程),还能间接激活体内纤溶酶原(B过程)。图21是有关纳豆激酶溶栓机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研究NK直接水解作用:给定纤维蛋白平板,将____滴加其上,若出现相应的溶解圈,则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K的间接作用是通过________激活体内纤溶酶原,增加纤溶酶的量和作用,溶解血栓。

    (3)请根据下列出示的实验材料,比较NK与内源性纤溶酶溶栓效果,并在下面横线位置上,补全相应内容。

      实验材料:NK溶液、内源性纤溶酶溶液、纤维蛋白块、缓冲液、量筒、试管和秒表。

      实验步骤:

 

加入物质的成分

试管1

试管2

1

纤维蛋白块

1g

1g

2

缓冲液

1mL

1mL

3

纳豆激酶(NK)溶液

1mL

/

4

____________

/

1mL

      观察记录:观察纤维蛋白块分解情况,并记录分解的____。

      请预测一种实验结果并分析:

 

 

    (4)继续研究NK的化学组成:因为纳豆激酶存在于____,可直接利用纳豆菌发酵液的上清液,进一步____,鉴定其化学组成。

    (5)由于NK在60℃时迅速失活,可通过________(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其热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Ⅰ)根据下列内容的要求和提示,回答有关人体红细胞方面的问题:

(1)人体成熟红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后被氧化分解,氧化分解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正常红细胞的形状呈双凹圆碟形,周边厚,中间薄,这种形状增大了细胞的内外气体交换的面积,非常有利于O2和CO2的交换,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针是进行基因诊断不可缺少的工具。某一探针的分子结构中有一段是—AACCGGTACGA—,由此判断该探针的成分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分子结构中有______________,构成这个探针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探针一般是用荧光分子进行标记,不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标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β—珠蛋白的DNA探针只可以检测镰刀状细胞贫血症,用苯丙氨酸羟化酶探针只可以检测苯丙酮尿症,所以探针的特性是具有____________,利用探针还可检测肝炎患者的病毒,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