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各组细胞中,一定含有X染色体的是( )
A. 人的肠上皮细胞B. 公兔的次级精母细胞
C. 人的精子D. 一切生物的卵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称,肺具有造血功能。这给血液病患者和需要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移植的肺属于
A.病原体B.抗原C.抗体D.免疫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导弹是用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杀死癌细胞
B. 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C. 细胞融合是利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第二次筛选是选出杂交瘤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的某些个体由于某种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 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 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 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地理:选修5——环境保护)
戈壁红驼(当地人对其俗称)生活在内蒙古狠山与中蒙边境间的荒漠草原,属游走性动物,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近十多年的保护性发展,2016年红驼数量已达5万余峰。观察发现,梭梭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植物,其根部寄生有次生植物肉欢蓉,但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牧民们说,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
分析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北部湾湛蓝的大海中,有一个心形小岛—一涠洲岛。它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全民票选的最美海岛。涠洲岛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珊瑚分布的北界。近年来,热带核心区的石珊瑚分布有向亚热带迁移的态势。科学家们在涠洲岛海域进行着人工繁育珊瑚的多项实验,那里因而成为了珊瑚生存实验的天然场地。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热带核心区的石珊瑚分布向亚热带迁移的原因
A. 海水质量不断改善 B. 石珊瑚基因突变
C. 全球气候变暖 D. 人工培育了优良品种
【2】涠洲岛海域成为人工繁育珊瑚实验场地的条件有
①水温适宜;②海水洁净:③深度适宜,阳光充足;④繁育技术先进;⑤珊瑚养殖历史悠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3】在发展海岛旅游过程中,下列保护珊瑚生态环境的可行性措施有
①清除垃圾,治理污水;②禁采挖砂石和珊瑚礁;③加强监测,完善相关法规;④限制客流;
⑤加强宣传教育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培育小麦的几种育种方式,纯种高秆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纯种矮秆不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培育植株A的育种名称是_________,将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株B的培育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 植株C需要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地理:选修5——环境保护)
戈壁红驼(当地人对其俗称)生活在内蒙古狠山与中蒙边境间的荒漠草原,属游走性动物,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近十多年的保护性发展,2016年红驼数量已达5万余峰。观察发现,梭梭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植物,其根部寄生有次生植物肉欢蓉,但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牧民们说,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
分析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XY性别决定)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B. 该细胞下一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数为1
C. 该细胞的DNA分子数不止8个
D. 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和雄性中出现的概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