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可引发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向外运输

B. 细胞壁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结构改变导致细胞膨胀,引起细胞生长

C. 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依赖于细胞内的信息传递过程

D. 生长素通过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

【答案】B

【解析】A.由题图分析可知,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进细胞内的H+利用ATP中的能量转运到细胞外,所以H+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

B.由图可知,H+运输到细胞膜外,细胞壁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结构改变导致细胞膨胀,引起细胞生长的,B错误

C.由图可知,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分别是通过内质网释放Ca2+和细胞内的活化因子来完成信息传递过程,C正确

D.由题图可知,生长素与活化因子结合后进入细胞核,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结合生长素作用机理图,考查物质的运输方式、生长素的作用机理解题关键是读图获取信息,找出与教材知识的衔接点,联系教材的有关原理、概念等,尽可能用教材语言规范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习惯上,酶的命名是根据

A. 来源B. 催化的反应物C. 没根据D. AB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小球藻是单细胞绿藻,色素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B.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主要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C. 叶肉细胞与光合细菌均能在光照和黑暗中合成ATP

D. 各类细胞都含有遗传物质但遗传信息不一定都储存在DNA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和紫红色四种,已知花色由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其控制色素合成的生化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母本_______需要不需要去雄,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基因型AaBb植株自交后代F1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约为 不考虑染色体间的片段交换_________,由此________不能判断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若AaBb植株的自交后代F1中有一半是紫红花植株,说明A、a和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有以下两种类型。请依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进行分析,并在答题卷的方框中标出B、b基因的位置。

若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花:紫红花:白花=1:2:1,则为第一种类型,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若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为第二种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 DNA 数量比值的变化关系;图 2 表示处于某个高等动物(2N=4)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丙图和乙图无直接关系)

(1)如图1所示,AB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在分子水平上完成______________,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2中,处于图1中BC段细胞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处于_______段(BC或DF)。

(4)图2中甲细胞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属于________________期。

(5)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乙细胞中有________个四分体。

(6)丙细胞的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在不同的土豆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培养酵母菌,研究其种群数量变化,并将7天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 温度、培养基中的土豆和葡萄糖含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均有影响

B.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不足以分析得出酵母菌种群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

C. 酵母菌在20℃,8%葡萄糖和40%土豆培养基条件下,种群呈现“S”型增长

D. 相同温度下酵母菌在葡萄糖一土豆培养基中的增殖状况优于单一土豆培养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和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曲线分析错误的是

A. ab段核DNA含量上升的原因是DNA复制

B. gh段核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C. cd段核DNA含量下降一半是由于DNA平均分配到2个细胞核中

D. fg段1条染色体含1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氧气浓度的变化。在不同光质条件下光照1小时后氧气的浓度变化相对量如下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光质

自然光

红光

蓝光

橙光

紫光

黄光

靛光

绿光

无光

O2相对变化量

+18

+15

+13

+11

+12

+3

+8

﹣1

﹣4

注:O2相对变化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1实验中加入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2实验中第9组的作用既可以作为 ,又可以测________________。

3在绿光条件下,消耗[H]的场所是

4在红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2小时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总量相对值是

5如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戊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b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过程是有丝分裂,b是细胞分化

B. 乙和丙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 丁与戊因遗传物质不同而发生分化

D. 甲、丁、戊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