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植物细胞部分代谢过程中物质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O2H2OO2

A. ②过程在叶绿体内膜上进行

B. ①过程产生的能量全部用于合成ATP

C. 伴随①②过程产生的ATP都可用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D. 可进行①过程的细胞不一定能进行②过程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①过程中氧气生成了水,代表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②过程水分解产生了氧气,代表的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②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

B、①过程代表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合成ATPB错误;

C、②过程代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错误;

D、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如根尖细胞,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研究所发现一个具有分泌功能的植物新物种,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局部图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则结构A为________

(2)将该植物的正常活细胞浸在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中,图中被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________(填字母)。

(3)该细胞中磷脂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填中文名称)。

(4)经检验该植物细胞的分泌物含有一种多肽,请写出该多肽在细胞中合成、加工的“轨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和字母表示)。

(5)该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F进行信息交流,则F代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①和⑤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B. 图中②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

C. 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D.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①产生的H2O中的HO分别来自—NH2和—COOH

B. ②表示线粒体内膜,②处的[H]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

C. ③上的色素主要吸收紫外光和红外光

D. ③处产生的[H]将在叶绿体基质中被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物质表示C3,②过程除需[H]外,还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

B. ③④过程产生的[H]与图中的[H]不同

C. 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D. 植物的同一个细胞中可能同时发生①②③④⑤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四组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下列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甲组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B.乙组可能研磨时未加入CaCO3

C.丙组可能研磨时未加入SiO2D.丁组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固定化细胞技术可以节约成本,实现连续生产,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固定化细胞已可以用于酸奶的制作过程,下图为乳酸菌固定化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将保存的菌种接种到脱脂乳培养液中培养,然后再扩培、离心、用灭菌水稀释,这一过程称为乳酸杆菌的_____

(2)流程图中,①为包埋细胞时所用的载体,常用的有______(答出两种)。

②表示的操作处理为______,这样才能使放入包埋液体中的菌种保持活性。③代表的化学试剂为___________。要达到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的目的,固定化过程必须在______的条件下进行。

(3)研究小组探究了固定化乳酸杆菌对产酸的影响,下面是固定化菌株与游离菌株发酵结果比较表: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加大固定菌的接种量对酸度影响不明显,但与游离菌比,乳酸杆菌经固定后产酸能力____;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固定化乳酸杆菌的活力保持大于游离菌,给人们的启示是固定化的菌种可____,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发酵进行到一定时间后,游离乳酸杆菌的活力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所用的半透膜是玻璃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图中半透膜(玻璃纸)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性上的差异是半透膜(玻璃纸)不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为进一步探究生物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标上代号XY,在载玻片中央滴加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②分别用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处理,然后,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不同的实验现象是Y组细胞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肽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核糖体上可形成肽键

B. 溶酶体内可发生肽键的水解

C. 肽键的牢固程度与碳碳双键紧密相关

D. 蛋白质中的肽键数≤脱水缩合过程中的氨基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