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题5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 , 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正常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答案】B,C
【解析】 3h后,两组幼苗重量均已超过初始萎蔫鲜重即发生了萎蔫,一方面是因为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另一方面是因放在比根细胞浓度大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根系从一开始就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 , 6h后鲜重增加说明根细胞吸收的水分比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多,根细胞内离子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应在6h前就开始了,只不过根细胞吸收的水分比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少,所以鲜重还是在减少。根细胞内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的离子数量在增多,而吸水量也在增加,根细胞内离子浓度在变化, 而根外浓度也离子被吸收和水分的吸收在变化,根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的变化不好确定,所以根的吸水能力不好判定。12h后,由于甲组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 , 从而保持根细胞内外浓度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而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 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 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吸收离子与吸收水分是两面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所以答案是BC。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反应过程, 字母表示有关物质。图乙表示研究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处理。
请回答:
(1)从能量变化看,F到E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在光反应时,图甲中物质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提取绿叶中光合色素时,除绿叶等,还需向研钵中加入_____________,作为溶解光合色素的溶剂。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_____________(填图甲中字母)中,这些物质在④过程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利用图乙的实验处理可用于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该实验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即可比较各组实验光合速率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贺兰山的某山坡因封山禁牧草木逐渐茂盛。下列有关山坡上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群落的物种组成会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出现差异
B. 该群落中所有生物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C. 该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D. 该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还会有新物种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去甲肾上腺素(NA)既是一种激素,又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如图是神经冲动突触中NA的作用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NA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需消耗ATP
B. NA的释放是一种负反馈调节过程
C. NA只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D. NA作为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 纯种黑毛兔 B. 褐毛兔
C. 杂种黑毛兔 D. A、B、C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图,回答下列有关核酸的问题:
(1)某酶可催化CTP(三磷酸胞苷,其结构如图所示)水解掉2个磷酸基团成为RNA的基本单位,那么断开的这两个磷酸基团应为CTP的_____________(填希腊字母)位。除了作为RNA的基本单位外,CTP还参与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中脂质的合成。
(2)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使烟草患病,其遗传物质是RNA,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完成RNA自我复制。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子代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及蛋白质外充的合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与用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相比,单独用RNA感染烟草时效率很低,推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烟草相比,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9·11”事件声美国曾遭受过炭疽杆菌的袭击。炭疽菌与人成熟的红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结构
B.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C.有无核膜、核糖体
D.二者分别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