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下图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HSA的两条途径,其中报告基因表达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可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复制开始时,解开DNA双链的酶是___________;在体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___________上述两个解链过程的共同点是破坏了DNA分子双链间的___________

2)已知碱性磷酸酶能除去核苷酸末端的5磷酸,构建表达载体的过程中用该酶处理Ti质粒,但HSA基因不用碱性磷酸酶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经过上述处理后的Ti质粒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可与HSA基因之间形成___________个磷酸二酯键,再经相关处理获得结构完整的重组DNA分子。

3)过程①中需将植物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后,还应转接到含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出转化的植物细胞。③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绵羊受体细胞,采用最多,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还可以使用动物病毒作为载体,实现转化。

4)为检测HSA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_,用抗血清白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

【答案】解旋酶 加热至90~95 氢键 防止Ti质粒发生自身连接 2 无色物质K 显微注射技术 蛋白质

【解析】

由图可知,①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②表示植物组织培养,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④需要经过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等。

1)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复制开始时,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可以解开DNA双链;在体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加热至90~95℃引起模板DNA解链为单链,上述两个解链过程均破坏了DNA分子双链间的氢键。

2)为了防止Ti质粒发生自身连接,构建表达载体的过程中用该酶处理Ti质粒,但HSA基因不用碱性磷酸酶处理。目的基因两端的序列均与质粒连接,故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可与HSA基因之间形成2个磷酸二酯键,再经相关处理获得结构完整的重组DNA分子。

3)由于报告基因表达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故过程①中需将植物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后,还应转接到含无色物质K的培养基上筛选出转化的植物细胞。③过程常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绵羊受体细胞,还可以使用动物病毒作为载体,实现转化。

4)为检测HSA基因的表达情况,看其是否表达出HAS,可提取受体细胞的蛋白质,用抗血清白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看是否出现杂交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过程①表示转录,以一条链为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B.过程②表示翻译,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自右向左

C.异常多肽中丝氨酸的反密码子为AGA,则物质a模板链相应碱基为AGA

D.图中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导致膜功能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两个实验,不正确的是

A. 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

B. 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

C. 两个实验结合起来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 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含放射性的噬菌体并不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碳排放增加形成的温室效应导致北极海冰的覆盖面积减小,对北极当地物种造成严重威胁,如很多兽群之间彼此远离。下图为北极地区的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北极鳕鱼捕食10 kg浮游动物A可增加2.5 kg重量,捕食30 kg浮游动物B可增加2.5 kg重量,但不能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冰消失造成浮游动物A的栖息地减少,其K值将降低,同时,科学家发现北极鳕鱼大量捕食浮游动物B,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该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北极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排放的增加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有关,化石燃料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含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下图表示从基因文库提取胰岛素基因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基因结构分析,与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相比,cDNA文库中获得的目的基因少了________等结构(至少写两个)。基因文库中cDNA文库与基因组文库相比,前者较小,原因是______

2)将获得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受体菌内,并在受体菌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称为 ______

3)过程⑤需将纤维素膜上的细菌裂解,释放出__________,再用32P标记的__________作为探针进行杂交。依据杂交结果,应选取培养基上____(填字母)菌落继续培养,才能获得含有胰岛素基因的受体菌。

4)经过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从大肠杆菌中获得的“胰岛素”未能达到期待的生物活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5)与从基因组文库获取目的基因相比,图示方法获得的目的基因在受体菌中更容易表达,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I.小麦,两性花,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小麦,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T0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1)某T0植株体细胞含一个HVA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子代中在所得种子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某些T0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

①将T0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____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____类型。

②让图C所示类型的T0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II.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玉米须的颜色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且颜色有三种类型:紫色、红色和白色,红色须个体中含有A基因。下表为玉米杂交所得F1玉米须颜色的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组合

F1的表现型及数量

紫色

红色

白色

A

紫色×紫色

5402

1798

2400

B

紫色×白色

5396

1803

0

3)请写出A组中双亲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让BF1中的紫色植株自交,F2中白色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_,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

5)现有一株紫色玉米须植株,请设计实验确定其基因型。

①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哺乳动物个体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材料应选自该生物的精巢或卵巢B.3所示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C.4所示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D.与图1EF段相对应的是图2和图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高等动物精细胞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据图比较精细胞与卵细胞的形成,其中正确的是(

A.AB段均发生染色体复制,DNA和蛋白质均加倍

B.BC段均发生细胞质、染色体及核DNA的均等分配

C.着丝点分裂导致CD的发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组加倍

D.处于DE段的细胞为精细胞或卵细胞,卵细胞略大于精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A/a B/b )控制,花色遗传的生化机制如图所示:己知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1可以将白色前体物催化反应出黄色色素,植物开黄色花,黄色色素能在酶2的作用下形成橙红色素,植物开橙红色花,但现在不清楚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B还是b。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群体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各颜色纯合雌雄植株若干,请设计实验通过一次杂交就能判断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B还是b(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 )。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

3)若酶2是由b基因控制,某橙红花植株与某白花植株杂交,子一代全为黄花植株,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子一代黄花植株自交,子二代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