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科学家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II)型菌和活的R(I)型菌,通过观察小鼠的存活情况及细菌分离,研究细菌的转化现象。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由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R(I)型菌通过基因突变转化为S(II)型菌
B. 加热杀死的S(II)型菌可以使活的R(I)型菌转化为S(II)型菌
C. R(I)型菌转化为S(II)型菌依赖于S(II)型菌的相对浓度
D. 1组小鼠中未分离出菌型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小鼠自身的免疫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表格,实验的自变量为“加热杀死的S(II)型菌的相对浓度”、“是否加入活的R(I)型菌”,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3组中注射加热杀死的S(II)型菌和活的R(I)型菌,但小鼠不死亡,且只有部分小鼠分离出R型菌,说明R型菌未发生转化;第5组中小鼠死亡,小鼠中分离得到S型菌,说明R(I)型菌转化形成了S型菌;据此可知,只有加热杀死的S(II)型菌的相对浓度达到一定的浓度后,并且加入活的R(I)型菌后才会发生转化,小鼠才会死亡。
A. R(I)型菌转化为S(II)型菌是发生了基因重组,A错误;
B. 第5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杀死的S(II)型菌可以使活的R(I)型菌转化为S(II)型菌,B正确;
C. 对比1、3、5组实验可知,R(I)型菌转化为S(II)型菌依赖于S(II)型菌的相对浓度,C正确;
D. 1组小鼠中未分离出菌型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小鼠自身的免疫作用,导致未发生转化,D正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福寿螺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1981年引入到中国。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危害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已被我国列入外来入侵物种。为研究福寿螺对沉水植物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部分实验结果见图(图中生物量是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物体的有机物总量,对照组是无福寿螺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从群落的种间关系分析,与对照组相比低密度组中黑藻生物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图2表示狐尾藻各器官的干重,据图分析,福寿螺最喜食狐尾藻的器官为______。
(2)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图1的实验结果是否符合该理论?______(填“是”或“否”)。
(3)福寿螺作为“成功”的入侵物种,导致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降低,说明该生态统的______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与用化学药物防治福寿螺相比,采用养鸭取食福寿螺进行防治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为某二倍体生物(AaBb)细胞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2表示其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若为减数分裂,则A与a的分离和A与B的组合发生在cd段
B. 图1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 图2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 图2细胞中①与②、③与④为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的三种备选质粒,其中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c为四环素抗性基因。图乙为培育转AFPs基因(抗冻基因)番茄的示意图,外源DNA和质粒上均标出了酶切位点及相关抗性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通常选用质粒C构建重组质粒,而不选用质粒A或质粒B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乙分析,若需使用插入灭活法筛选并鉴定重组质粒,应优先选用限制酶________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
(3)从cDNA文库中获得的目的基因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4)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常把两个启动子串联在一起形成双启动子,加在目的基因上游。双启动子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
(5)为使改造后的AFPs基因能够表达,人工设计质粒D并对它的多个酶切位点进行研究。若用Hind Ⅲ酶或Kpn Ⅰ酶单独切割质粒D,均获得一条长链,若用HindⅢ酶和EcoRⅠ酶同时切割,则获得2个500bp和1个2666片段,若用KpnⅠ酶和EcoRⅠ酶同时切割,则获得2个250bp和1个3166 bp片段。若以HindⅢ酶切割位点为计算起点,则KpnⅠ酶切割位点与Hind Ⅲ酶切割位点最短长度为________b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_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___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4)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据此推测:Ⅰ型糖尿病是由_______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_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免疫导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内碳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B. 碳属于大量元素
C.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 碳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B﹣D是图A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结构①﹣中不应该出现的是[_____]和[_____];结构[_____]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填序号)。
(2)图B、C、D所示细胞结构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_____。图B、C所示结构分别是_____,在其中进行的生理活动Ⅰ、Ⅱ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
(3)图中的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要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褪黑素是哺乳动物脑部的松果体细胞在黑暗环境中分泌的一类激素。为研究褪黑素与人类肥胖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请回答问题:
(1)光周期可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光照刺激感受器产生______,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再沿传出神经到达______,从而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对能量代谢等生命活动可起______作用。
(2)褪黑素调节体重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褪黑素主要和膜受体MT结合后,一方面通过G1蛋白抑制AC(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从而______,抑制PKA活性,使CREB无法进入细胞核并与相应受体结合,脂肪酶活性降低,脂肪分解下降;另一方面还可通过Gq激活PLC,催化PIP12水解形成IP3,提高Ca2+的水平,激活钙调蛋白通过______进入细胞核,促进脂肪酶基因的______,加快脂肪的分解。
(3)有研究指出,发现褪黑素的分泌受光周期影响,褪黑素能显著降低大鼠体重,也能降低肝脏重量。开灯睡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脂肪代谢减慢,引起肥胖。一些辅助睡眠的药物中含有褪黑素,但是褪黑素增多有可能引起季节性抑郁症,综合上述分析,请提出利用褪黑素调节体重的两条合理建议: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乙、丙为某一动物细胞分裂后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示判断该动物是雌性
B.甲细胞通过分裂最终形成4个生殖细胞
C.三个细胞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丙细胞变异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