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d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

B.痛觉感觉中枢位于乙方框处

C.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参与缩手反射的结构为abcde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b上含有神经节,是传入神经,则a是感受器,乙是脊髓内的低级中枢,甲是高级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

A、根据分析可知,图中d为传出神经,b为传入神经,A错误;

B、痛觉在大脑皮层形成,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所以痛觉感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B错误;

C、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C正确;

D、神经递质分为兴奋型神经递质和抑制型神经递质,故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引起乙兴奋或抑制,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c处虚线箭头表示正反馈调节

B.缺碘时激素ab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寒冷环境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下降

D.从甲状腺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只有激素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表示某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ABC代表激素,图2表示激素分泌与调节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增加的激素有________(填字母)

(2)A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2中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在应对寒冷的生理调节中,靶细胞是______。图中酶激活的细胞代谢具体是_______

(4)2靶细胞表面的a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D.①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请回答: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__________染色,利用蛋白酶处理巴士小体,剩余的丝状物主要是_______。正常情况下有巴氏小体的猫的性别是__________性。

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_________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__________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 (橙色) 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若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

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_______( 父方母方”) 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如图表示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段表示静息电位

B.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此时钠离子内流

C.若增大神经纤维膜外Na离子浓度,则图中曲线峰值降低

D.a段钾离子和b点钠离子的流动不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图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2DNA

B.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C.共有4个四分体

D.12形态、大小和来源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

B.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细胞中央出现赤道板

C.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相同

D.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或由于侵染时间过长,部分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中释放出来

B.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

C.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会使细胞外32P含量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