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

B. 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 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D. 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答案】A

【解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的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由图可知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的抗体分布在肥大细胞的膜上,当再次有相同抗原进入机体时,抗体与抗原结合,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等各种过敏介质,使机体出现哮喘症状。

过敏介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A正确;临床治疗哮喘应该是抑制过敏介质释放,B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过敏原,C错误;哮喘属于过敏反应,是免疫过当引起的,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细菌,这种细菌和原始真核生物共生,并在长期的共生中逐渐演化成线粒体,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A.据内共生起源学说可推测线粒体中含有DNARNA和核糖体

B.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好氧细菌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

C.线粒体双层膜结构的事实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

D.线粒体DNA分子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的事实不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棉、麻和真丝是很多纺织品的原料,它们都来自于生物体,其组成成分主要是( )
A.纤维素和脂肪
B.纤维素和蛋白质
C.淀粉和蛋白质
D.淀粉和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剂(酸碱指示剂, pH变色范围:5.2(黄色)-6.8(紫色))检测金鱼藻生活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如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使金鱼藻不进行光合作用

B.溴甲酚紫指示剂变为黄色是因为溶液pH减小

C.图中实验操作35能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

D.该实验可证明呼吸作用释放CO2,光合作用释放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滇粳优 1 号水稻中含有毒性蛋白基因( ORF2)和解毒蛋白基因( ORF3),两者紧密连锁(交换概率极低), ORF2 产生的毒蛋白可杀死其它不含 ORF3 的配子。下图所示杂种水稻类型中能够产生的可育配子多数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描述(均为正常情况下)符合如图坐标曲线变化规律的是

A.X表示氧气浓度,Y可表示酵母菌体内ATP的产生速率

B.X表示淀粉溶液浓度,Y可表示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速率

C.X表示PHY可表示酶的活性

D.X表示氧气浓度,Y表示葡萄糖进红细胞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B.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D. 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有构成细胞膜、调节生理代谢和储存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

B. 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 转两次

C. 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

D. 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