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红豆杉属于珍稀植物,比其他本土树木生长慢,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目前,生产紫杉醇的主要原料是天然生长的红豆杉树皮。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培养红豆杉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的目的是让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其特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②、③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培养红豆杉的过程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该过程可以使红豆杉的遗传特性______(填不断提高”“保持不变不断降低)。

3)为了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来获利,盗伐者大量剥取红豆杉树皮,造成树木的死亡和资源的破坏,这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

4)科研人员尝试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养能产生紫杉醇的速生桉树---红豆杉杂种植株。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_________________酶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间的融合时,常使用的化学诱导剂是____,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成的桉树一红豆杉杂种植株通常是可育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形态、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保持不变 整体性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PEG或聚乙二醇 杂种植株通常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正常,能够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

【解析】

图中是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①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②③是再分化形成芽和根,④是将植物进行移栽。

1)①脱分化是让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其特有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②③是再分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再生植株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该技术属于无性繁殖,所以使红豆杉的遗传特性保持不变。

3)在进行生态建设工程中,要把社会-经济-自然作为整体,若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则违背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4)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植物体细胞融合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是PEG(聚乙二醇);桉树一红豆杉杂种植株通常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正常,能够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所以植株可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夏季晴天二倍体和四倍体黄毛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四倍体黄毛草莓可由二倍体黄毛草莓经过__________(药物)处理,导致_________加倍形成。图示17点到19点之间,两者净光合速率都明显下降,此时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结果表明四倍体草莓叶绿素含量比二倍体草莓高,据此解释图中两种净光合速率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两种草莓光合午休的原因,进一步实验发现13:00时气孔开放程度下降较小,且叶肉胞间 CO2 浓度略微升高,因此科研人员认为导致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不是气孔关闭所致,若该推测成立,导致光合午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因此,在晴朗的中午可通过_____________等措施降低光合午休的幅度,以提高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细胞中既有有氧呼吸酶也有无氧呼吸酶

B.果酒发酵装置中,排气口要和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来防止杂菌污染

C.醋酸菌能在有氧条件下将果酒变成果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变成果醋

D.果酒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30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用苯磺隆、蔗糖等作为碳源

B.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能降解苯磺隆的物质是否是该菌种所产生的蛋白质

C.在微生物的接种实验中,用95%的酒精对实验者的双手和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

D.该实验中,采集的土壤样品经高温灭菌后,可以用于制取土壤稀释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______。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处理方式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______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3)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______

4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

5)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_____。在果酒制作时,为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所使用的试剂以及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

6)制作过程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即可完成。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利用___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 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C.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图乙表示某区域不同年份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C=甲存有量/乙存有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种群每年以λ倍按图甲曲线X的方式增长,A为种群起始数量,则t年后该种群数量Nt可表示为___________。图甲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受到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等条件的限制而死亡的个体。

2)若图甲中的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B点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C点后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3)从图乙分析,两树种从a年到e年,______逐渐成为优势树种,群落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2表示甲、乙两种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基酸以协助扩散方式运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B.氨基酸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受载体蛋白的限制

C.2中的甲从胞内运输至胞外的方式与图1Na+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相同

D.若图2中的两种物质分别表示CO2O2,在浆细胞内外的分布则甲为O2,乙为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栽培稻(2n=24)相对普通野生稻丢失了大量优异基因,如抗病、虫、杂草及抗逆基因等。研究人员发现某野生水稻(甲)8号染色体上具有耐冷基因A4号染色体上有抗稻飞虱基因B,而栽培稻(乙)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用某种方法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下表:

基因型

AA

Aa

aa

BB

Bb

bb

个体数量

201

1009

798

520

1038

517

1)对栽培稻乙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定_______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

2)依据数据推测,抗稻飞虱性状的遗传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复上述实验发现,F2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量比总是接近于154。研究人员发现F1产生的雌配子均正常成活,推测可能是带有__________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请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推测,并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性状及比例_______

4)为获取能稳定遗传的抗稻飞虱优良栽培稻,科研人员选取上述实验中F1栽培稻作为亲本进行自交,每一代水稻自交后淘汰不抗飞虱的个体,则子五代中基因型BB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