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豆浆是深受中国百姓喜爱的饮品,但易变质,保质期较短。科研人员对变质豆浆中的腐败细菌进行分离,并研究了乳酸链球菌素(多肽,天然食品防腐剂)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为生产豆浆时优化保质方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过程如下:

①豆浆变质处理:将2种市售豆浆A、B和自制豆浆在无菌操作台上分别装入已灭菌的250mL三角瓶中,密封、37℃条件下放置7d后,豆浆发生变质。

②腐败细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取变质的豆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细菌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基上菌落种类和数量。结果如表:

③比较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以自制的新鲜豆浆为材料,经相应处理后,在37℃下放置35d后,统计豆浆中腐败细菌数量,结果如图:

(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__________,步骤②中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固体培养基制备的步骤为________。培养中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3)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它是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步骤③结果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_______,为有效防止豆浆腐败,在生产中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量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

(4)与用抗生素防腐相比,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煮沸消毒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 S1 250mg.kg-1 食用后会被人体消化,不会改变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

【解析】

由题文描述可知:该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1) 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煮沸消毒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2) 步骤②需要对“腐败细菌进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因此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固体培养基制备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为了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统计菌落的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为止

(3) 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的增大,S1细菌数量的相对值最高,由此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S1。当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为250mg.kg-1后,细菌数量的相对数值不再随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可见,为有效防止豆浆腐败,在生产中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量应控制在250mg.kg-1左右

(4) 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食用后会被人体消化,不会改变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这正是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比使用抗生素防腐的优点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若利用根瘤农杆菌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获得若干转基因植物(T0 代),从中选择抗虫抗除草剂的单株S1、S2 和S3 分别进行自交获得T1 代,T1 代性状表现如图所示。已知目的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抗虫对不抗虫表现为完全显性,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B. 根瘤农杆菌Ti质粒携带的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到了S2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并正常表达

C. 若给S1 后代T1 植株喷施适量的除草剂,让存活植株自交,得到的自交一代群体中不抗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型频率为 1/2

D. 若取S2 后代T1 纯合抗虫不抗除草剂与纯合不抗虫抗除草剂单株杂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抗虫抗除草剂的纯合子占 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的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体现出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组成成分

B. 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 图中②-④/①-③的比值代表鼠→鹰的能量传递效率

D. ③和④分别是草和鼠同化量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1号和4号肯定携带有该病的致病基因

B.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6号和7号所生的女儿不会患该遗传病

D. 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肉苁蓉和大犀角是两种耐高温、干旱的绿色植物。下图1、2分别为科研人员在某地7月份测定的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即气孔开放程度)的结果。请据图回答:

(1)若将植物栽培于密闭容器中,并通入18O标记的O2,可在该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检测到含18O的淀粉。请写出18O最短的转移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注明具体过程)。

(2)在图1中的8:00-20:00,肉苁蓉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大犀角,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由图可知,12:00—14:00时大犀角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该时间段内肉苁蓉的净光合速率也有所下降,其下降的原因与大犀角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__(相同/不相同),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块果树、草菇间种试验田的基本成分和能量(单位:×107kJ)流动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种类

基本成分

植物

果树、草菇、杂草

动物

人、畜禽、灰雀、蜗牛、卷叶蛾、蝽象等

微生物

多种细菌和真菌

表 生态系统主要成分

(1)果树和草菇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___________结构的复杂性。与单种相比,间种可以增加果园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稳定性。

(2)卷叶蛾和蝽象是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请写出一种对果树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______________

(3)第二营养级能够从该生态系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107kJ。

(4)无论是单种还是间种,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栽种密度过低导致产量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而栽种密度过高也会导致产量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需要合理密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是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动物个体;图二是该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做该动物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应以甲细胞为研究材料

B. 甲和乙分别含有2个和4个染色体组,都含有8条染色单体

C. 图二中,m 代表的数值是2bc 段出现的原因是着丝粒被纺锤丝拉开

D. 图二中,形成于ab段某时期的一些核膜解体的残片,在末期将聚集于染色质的周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 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 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 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甲、乙所示的装置放在适温条件下培养。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带有刻度的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与时间的关系对应的曲线依次是(不考虑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