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B. 细胞中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磷脂是所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D.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其主要原因是( )
A. 叶片蒸腾剧烈,水分散失快
B. 植物体温度下降,气孔关闭
C. 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减少
D. 根系渗透吸水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病毒的核酸是由1500个核糖核苷酸构成的RNA,下图甲表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乙是其中某一阶段的示意图。请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④在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
(2)若该病毒RNA中所含的碱基G和C分别为200个和400个,则由它控制合成的一个DNA分子经过两次复制,至少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3)图乙表示图甲中的过程________(填数字),该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
(4)图乙中方框内所表示的部分在组成上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小麦幼苗的胚芽鞘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时后,分别转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和 赤霉素(实验二)溶液中,同时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作对照, 在23℃的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 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整理成右图: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和赤霉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 作用的一类化合物。
本实验结果表明: mg/L浓度的 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将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1小时的目的是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要得到5种浓度的溶液,应将生长素和赤霉素溶解于 中,这体现了生物实验设计所要遵循的 原则。
(3)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发现,浓度为0.1mg/L的实验二所进行的五次实验中,有一次的结果与其它四次有明显差异,从而导致该浓度下的平均值偏差较大。你认为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次的实验数据 (填“应该”或“不应该”)舍弃。
(4)本次实验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填“能”或“不能”)证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减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了一种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与原真菌相似,但毒性相对低的真菌,从而使该果树增产,这两种真菌的种间关系是?
A. 寄生 B. 共生 C. 捕食 D. 竞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2O11,乙物质的分子式为C57H110O6。如这两种物质作为生物体的能源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被彻底分解时,乙物质比甲物质
A. 耗氧少,产生能量少 B. 耗氧多,产生能量多
C. 耗氧多,产生能最少 D. 耗氧少,产生能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细狍中的P21基因控制合成的P21蛋白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来抑制细胞的恶性增植。科研人员发现与P21基因启动子区某段DNA序列互补的RNA分子(saRNA)对P21基因的表达有影响,并对此进行了研究。
(1)P21基因的启动子区有__________酶识别与结合的位点,此酶可催化相邻两个核苷酸分子的_______之间形成化学键。
(2)脂质体是磷脂分散于水中时形成的具有__________层分子结构的球形囊泡,可与细胞膜融合,将物质送入细胞内部。研究人员将包裹了人工合成的saRNA的脂质体转入人胆囊癌细胞中,同时设置对照,对照组将包裹了____________的脂质体转入同种细胞中。一段时间后,检测P21基因的mRNA生成量及胆囊癌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如上两幅图。图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P21基因启动子区合成的RNA能募集一种蛋白至此区域抑制转录过程,当saRNA转入细胞后,经处理并活化,活化的saRNA能与上述RNA结合,使转录过程的抑制作用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P2I基因的表达。由此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