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生态系统通常由七大成分组成,该食物网中没有列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其主要生活在湖泊的____________层。
(2)藻类中的的能量以____________形式传递给乌鳍鱼,该过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____个不同营养级生物的捕食。
(3)该湖泊中浮游藻类在冬春季节以硅藻为主,夏秋季以蓝藻为主,这是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浮游藻类也有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答案】 分解者 底泥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 时间 光的穿透性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能量流动、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要求考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知道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明确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1)食物网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生态系统通常由七大成分组成,其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食物网中没有列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其主要生活在湖泊的底泥层。
(2)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通过食物链传递能量,故藻类中的的能量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形式传递给乌鳍鱼,该过程至少需要经过2个不同营养级生物的捕食,即通过食物链“藻类→鲫鱼→乌鳍鱼”传递。
(3)该湖泊中浮游藻类在冬春季节以硅藻为主,夏秋季以蓝藻为主,这是群落的时间结构。浮游藻类也有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决定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过程中能使ATP含量增加的是( )
A. 细胞吸收水分的过程 B. 小肠中Na+进入血液的过程
C. 线粒体基质中CO2生成的过程 D. 叶绿体基质中C3化合物被还原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
B.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
D.点燃后产生CO2中的C只来自于种子的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内物质鉴定实验中,物质的种类、试剂、现象对应错误的是( )
物质种类 | 试剂种类 | 现象 | |
A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蓝色 |
B | 果糖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 |
C | 脂肪 | 苏丹Ⅲ | 橘黄色 |
D | 酒精 | 重铬酸钾 | 灰绿色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草履虫、水绵、香菇 B.烟草、烟草花叶病毒、乳酸菌
C.小麦、花生、玉米 D.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和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该选择(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学家波森和詹森将一片明胶或云母分別插在苗尖端和其下部之间,给予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组插在苗尖端和其下部间的是明胶片
B. 若将②组放在黑暗处将会直立生长
C. 该实验可以推测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D. ①与②的结果不同在于化学物质能够透过明胶但不能透过云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指同一种_________再次侵入机体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图中的③指的是T细胞分泌的物质,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
(3)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_________,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______。(选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4)若⑦表示某物质,则是______,主要分布于血清或血浆,能与_____特异性结合并由_______最终将抗原消灭掉。
(5)病毒进入体内先由____免疫发挥作用,若进入宿主细胞,则由____免疫消灭掉。
(6)康复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