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空格1分,共10分)人的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由于艾滋病病毒(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如果应用一定的生物工程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大致过程如下:
a.将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重组细胞①;
b.取出重组细胞①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②;
c.电脉冲刺激重组细胞②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d.将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的序列是未知的,可以从 中获得;
(2)重组细胞①和②中 (①/②)实现了基因的重组,实验过程b利用的技术是 ;
(3)若将早期胚胎分成若干个,让其分别发育成小牛,这些小牛的基因型 (相同/不同),此项技术称为 ;
(4)在进行胚胎移植时,需对受体母牛进行 处理;
(5)若能使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在膀胱内壁细胞也得以表达,则相对于乳腺细胞来说,其优点是 ;
(6)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培养如下:早期胚胎→内细胞团→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需用酶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过程中往往需用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 ,目的是 。在培养过程中,往往还要加入抗生素,以防止 。
(1)基因文库 (2)① (3)相同 胚胎分割(4)同期发情 (5)雌性和雄性奶牛的尿液中都可提取到白蛋白(6)饲养层 促进生长,抑制分化 杂菌污染
解析试题分析:
(1)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利用PCR技术扩增;③人工合成。当目的基因序列未知时,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2)将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重组细胞①,可见重组细胞①实现了基因的重组;取出重组细胞①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②,该过程利用的是核移植技术。
(3)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将早期胚胎分成若干个,使其分别发育成小牛,这些小牛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所以基因型相同。
(4)在进行胚胎移植时,需用促性腺激素对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这样可为移植的胚胎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
(5)乳腺细胞表达产生血清白蛋白受性别和时间的限制,即只能在雌性个体哺乳期才能产生血清白蛋白。若能使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在膀胱内壁细胞也得以表达,则相对于乳腺细胞来说,其优点是雌性和雄性奶牛的尿液中都可提取到血清白蛋白,且不受时间的限制。
(6)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培养如下:早期胚胎→内细胞团→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需用酶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过程中往往需用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饲养层,目的是促进生长,抑制分化。在培养过程中,往往还要加入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核移植、胚胎移植、胚胎分割及胚胎干细胞等内容。
点评:本题以血清白蛋白为素材,综合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每个空格1分,共10分)人的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由于艾滋病病毒(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如果应用一定的生物工程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大致过程如下:
a.将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重组细胞①;
b.取出重组细胞①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②;
c.电脉冲刺激重组细胞②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d.将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的序列是未知的,可以从 中获得;
(2)重组细胞①和②中 (①/②)实现了基因的重组,实验过程b利用的技术是 ;
(3)若将早期胚胎分成若干个,让其分别发育成小牛,这些小牛的基因型 (相同/不同),此项技术称为 ;
(4)在进行胚胎移植时,需对受体母牛进行 处理;
(5)若能使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在膀胱内壁细胞也得以表达,则相对于乳腺细胞来说,其优点是 ;
(6)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培养如下:早期胚胎→内细胞团→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需用酶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过程中往往需用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 ,目的是 。在培养过程中,往往还要加入抗生素,以防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