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资料I:埋在土中的种子萌发时为了成功破土而出,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将幼弱的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弯向下生长,这种弯曲的构造称为“顶端弯钩”(如图1所示),它的形成防止了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触碰而造成的机械伤害。

1)图2是在黑暗条件下给予黄化幼苗(野生型和hls1突变体)外源植物激素时幼苗的生长状况。在图中可以看到野生型的个体中标号______(填字母)“顶端弯钩”现象最明显,初步推断乙烯____(促进/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素____(促进/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

2)顶端弯钩的形成与HLS1基因的表达有关,下图所示为外源激素对HLS1基因的表达量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hls1突变体(HLS1基因异常)不能形成顶端弯钩,下列分析正确是____________

Ahls1突变体不能表达HLS1基因,所以不能形成顶端弯钩

B.乙烯激活HLS1基因表达,促进了顶端弯钩的形成

C.茉莉素抑制HLS1基因的表达,所以抑制了顶端弯钩的形成

D.在茉莉素+乙烯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HLS1基因表达先升高再降低

资料II:真核生物在转录过程中需要一些蛋白因子的协助,称为转录因子。基因要在转录因子的作用下才能表达。图中的MYC2 EIN3即为转录因子。

3)图为茉莉素-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机理,其中“”表示抑制,“→”表示促进,对该图解释合理的是______

A.乙烯通过EIN3调控激活HLS1基因的表达

B.茉莉素通过直接抑制EIN3的功能来降低HLS1基因的表达

C.转录因子MYC2可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促进HLS1基因的表达

D.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曲形成过程中相互拮抗

4)若EBF1基因表达异常,茉莉素还能否发挥其作用?____。请分析说明__

【答案】B 促进 抑制 ABC AD 茉莉素还可以通过促进转录因子MYC2对转录因子 EIN3的抑制作用来抑制HLS1基因的表达

【解析】

基因的表达
1示“顶端弯钩”现象;
2示乙烯和茉莉素对野生型和突变体“顶端弯钩”现象的影响,乙烯能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素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
3示乙烯和茉莉素对HLS1基因的表达量作用的影响,乙烯促进HLS1基因表达,茉莉素抑制HLS1基因的表达;
4为茉莉素-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机理,乙烯通过EIN3调控激活HLS1基因的表达,而茉莉素通过间接抑制EIN3的功能来降低HLS1基因的表达。

1)据图2结果可知,野生型的个体中标号B“顶端弯钩”现象最明显,故推断乙烯能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而标号C“顶端弯钩”现象最不明显,说明茉莉素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
2

A.hls1突变体由于不能表达HLS1基因,所以不能形成顶端弯钩,A正确;
B.据图示可知,乙烯能促进“顶端弯钩”,因乙烯激活HLS1基因表达,促进了顶端弯钩的形成,B正确;
C.茉莉素抑制HLS1基因的表达,所以抑制了顶端弯钩的形成,C正确;
D.据图示结果可知,在茉莉素+乙烯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HLS1基因表达持续降低,D错误。
故选ABC
3

A.据图4可知,乙烯通过EIN3调控激活HLS1基因的表达,A正确;
B.茉莉素通过合成MYC2间接抑制EIN3的功能来降低HLS1基因的表达,B错误;
C.转录因子MYC2可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抑制HLS1基因的表达,C错误;
D.乙烯可促进HLS1基因的表达,茉莉素抑制HLS1基因的表达,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曲形成过程中相互拮抗,D正确。
故选AD
4)若EBF1基因表达异常,茉莉素也能发挥作用.原因是茉莉素还可以通过促进转录因子MYC2对转录因子EIN3的抑制作用来抑制HLS1基因的表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在淋巴因子刺激下,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激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B淋巴细胞在__________的作用下,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___为细胞,小部分形成________细胞。当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时,机体消灭该病毒的免疫过程首先是_________,再次是__________

3H7N9病毒和HIV病毒在使人致病时都会影响________细胞的活性;但HIV病毒和H7N9病毒相比,HIV病毒最终使免疫系统失去抵御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部分代谢途径,图中AG表示物质,表示过程

1)脂肪消化后的产物A是甘油和_____,其中甘油在_____细胞中转变成丙酮酸进入糖代谢。

2)物质E_____,物质F_____

3)在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

4)人体中氨基酸的主要来源途径有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分解、糖类等物质的转变和_____

5)糖代谢中,二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逐个连接形成长链脂肪酸,并与甘油结合形成脂肪的过程主要在肝细胞和_____细胞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〇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下列关于电流计偏转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 ②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③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④在f点刺激时,Ai不偏转,A2偏转两次⑤在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⑥在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

A. ②⑤B. ②④C. ①④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T3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A. 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B. 某正常人处于温暖的室内,此时其血液中T4的含量将低于55ng/dL

C.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参与调节TSH激素的分泌

D. 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h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血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实验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约为75mg/dL

B. 30min时,血糖浓度高达125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

C. 120min时,血糖浓度降至75mg/dL,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

D. 180min时,血糖浓度维持在75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番茄花结构,培育无籽番茄的操作与原理表述正确的是(

A.必须在结构1尚未成熟时人工剪除2

B.必须在结构2未成熟时破坏结构3

C.需在2处涂以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

D.结构4在发育中能自主合成生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元,a 结构位于感受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功能上来说,b 为树突,d 为轴突

B.c 结构位于反射弧的反射中枢

C.若在d 处给予刺激,则可形成一次完整的反射

D.e 结构参与构成效应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微生物连续培养时,容器中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会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

1)按物理状态分,用于连续培养JA122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此种培养基通常主要用于__________

A.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B.观察细菌的运动

C.细菌的鉴定和计数 D.大量繁殖细菌

2)由于JA122大肠杆菌发生基因突变,样品中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新菌株说明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新菌株能在培养基中存活而不被淘汰掉是由于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现将CV101CV103两种菌种同时接种到葡萄糖含量有限的培养基中,实时检测两者细胞数量变化趋势和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含量,结果如图。

3)实验现象能充分利用葡萄糖生存的菌种是______________CV101菌种细胞数量在OA段有所下降,在A点之后才开始上升,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但CV103不能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1的培养基中生长。为验证以上事实,进行以下实验:

4)配制培养基,选用的碳源是____________。将CV101CV103菌株分别接种到新配制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

5)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