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l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査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B. 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 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D. 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距石头的远近并不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A项错误;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其个体平均数越少,种内互助越弱,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项正确;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C项正确;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数量,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项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膜制备及观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家鸡的红细胞是最佳的实验材料

B. 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镊子去除细胞壁

C. 制备细胞膜应先采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离心法获取

D. 可以用高倍镜直接观察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小组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水层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设计了如下操作:

①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的黑布包起来;

②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

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

④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以下对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 mol/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 mol/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 mol/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选项中,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的是

A. 染色体数目改变 B. 环境改变 C. 自由交配 D. 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的三个圆圈abc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A.肝细胞B.衣藻细胞

C.乳酸菌细胞D.棉花叶肉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玫瑰精油、橘皮精油两种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石灰水的作用是漂去橘皮颜色

B. 两种提取过程中都加入了Na2SO4,并且所起作用都相同

C. 玫瑰精油提取时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分离油层和水层

D. 所用的两种原料玫瑰花瓣和橘皮均需干燥去水处理

【答案】C

【解析】在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石灰水的作用是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A项错误;提取橘皮精油时加入Na2SO4的作用是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提取玫瑰精油时,加入无水Na2SO4吸收水分,B项错误玫瑰精油提取时通过分液漏斗分离油层和水层,C项正确玫瑰精油易挥发提取时应选择鲜玫瑰花为原料,D项错误

【点睛】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三种常用方法比较

提取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

压榨法

萃取法

实验原理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

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获得芳香油

方法步骤

①水蒸气蒸馏

②分离油层

③除水过滤

①石灰水浸泡、漂洗

②压榨、过滤、静置

③再次过滤

①粉碎、干燥

②萃取、过滤

③浓缩

适用范围

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

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优点

简单易行,便于分离

生产成本低,易保持原料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出油率高,易分离

局限性

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

分离较为困难,出油率相对较低

使用的有机溶剂处理不当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型】单选题
束】
16

【题目】如图为科研人员分别用6种不同的有机溶剂(编号为1~6)按相同的实验步骤从枸杞中提取类胡萝卜素,得到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以有机溶剂作为提取剂是因为类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B. “按相同的实验步骤”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C. 实验课题为探究6种有机溶剂对枸杞中类胡萝卜素提取量的影响

D.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六种有机溶剂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某科研团队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末端,获得了L1-GFP融合基因(简称为甲),并将其插入质粒P0,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1,其部分结构和酶切位点的示意图如下,图中E1~E4四种限制酶产生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0时,使用了两种限制酶,这两种酶是______使用这两种酶进行酶切是为了保证 ______,也是为了保证______

(2)将P1转入体外培养的牛皮肤细胞后,若在该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牛的皮肤细胞中完成了___________过程。

(3)为了获得含有甲的牛,该团队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将能够产生绿色荧光细胞的_____移入牛的______中、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

(4)为了检测甲是否存在于克隆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某同学用PCR方法进行鉴定。在鉴定时应分别以该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______(填mRNA”“RNADNA)作为PCR模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可以证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

B.实验中的甲、乙装置需要相同且适宜的温度

C.在相同时间内CE瓶中混浊程度相同

DA瓶中加入NaOH是为了吸收空气中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

B. 乙表面有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C. 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

D. 丙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