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之一。下图为EV71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是与互补的单链,③为翻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开始时,N首先与RNA上起始密码结合

B.N是催化①与②过程的逆转录酶

C.①与②过程需要的原料基本相同

D.③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

【答案】C

【解析】

1、转录是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的过程。即以双链DNA中的确定的一条链(模板链用于转录,编码链不用于转录)为模板,以含A,U,C,G四种碱基的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

2、翻译是根据遗传密码的中心法则,将成熟的信使RNA分子(由DNA通过转录而生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核苷酸序列)解码,并生成对应的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过程。

3、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即RNA指导下的DNA合成。此过程中,核酸合成与转录(DNARNA)过程与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RNADNA)相反,故称为逆转录。逆转录过程是RNA病毒的复制形式之一,逆转录过程在真核细胞中也同样存在,例如反转座子和端粒DNA的延长均存在逆转录过程,需逆转录酶的催化。

4、分析题图,③过程是RNA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①②过程是EV71合成新的遗传物质的过程。

A、①过程是正链RNA形成反链RNA的过程,N不与RNA上起始密码结合,A错误;

B、逆转录酶是作用于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的过程,B错误;

C、①与②过程的产物都是RNA,且互为互补链,故需要的原料基本相同,C正确;

D、③过程是RNA作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不需RNA聚合酶的催化,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省略,其中Ⅰ、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据图回答:

1)图中的Ⅰ、Ⅱ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明该细胞只能进行____________作用,不能进行_________作用,由此推断该细胞可能是棉花的_____________部位细胞.

3)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mol物质C,则②过程消耗了_________mol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①~⑥表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不同部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环境中光线较暗时可用⑥的凹面来对光

B.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物镜

C.转动③④⑤均可改变物镜与装片间的距离

D.①上的数字16和②上的数字10分别表示相应镜头的放大倍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图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过程伴随着赤道板的形成B.b~c过程伴随着中心粒的倍增

C.c~d过程伴随着核膜重新出现D.d~e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叶绿体中催化CO2固定的R酶由叶绿体相应基因编码的大亚基和细胞核相应基因编码的小亚基共同组装而成,其合成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5小题。

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中RNA通过胞吐进入细胞质B.RNA经翻译合成大、小亚基

C.淀粉是葡萄糖的多聚体D.大、小亚基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2图中C3-Ⅰ合成的场所是(

A.叶绿体外膜B.叶绿体内膜C.叶绿体基质D.类囊体薄膜

3图中C3-Ⅰ还原为C3-Ⅱ的过程必需的物质是(

A.O2B.ATP[H]C.C.维生素D.ADP

4由图可知,C3-Ⅱ在叶绿体中除了进一步合成淀粉外,还必须合成化合物X以维持卡尔文循环,X是(

A.C5B.C3C.ATPD.果糖

5R酶的化学本质是(

A.蛋白质B.糖类C.核酸D.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褐色脂肪组织(BAT)细胞中有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UCP),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温度、ATPADP的比值会影响UCP的活性。激活的UCP可使电子传递链过程不产生AT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膜间隙的pH小于线粒体基质

B.激活的UCP的通透性远大于ATP合成酶

C.UCP激活时,BAT细胞的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D.寒冷激活UCP,ADP浓度上升抑制UCP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大于20J/cm2·a

B.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30J/cm2·a

C.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至少为400J/cm2·a

D.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凋亡细胞具有细胞体积变小,位于质膜内侧的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等异常特征。为研究白细胞介素-1)对诱导红细胞凋亡的影响,用1ng/ml浓度的处理小鼠红细胞,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结果,该实验设计的可变因素为______,实验结论为______

2)经分析,造成6h12h组结果的原因,可能与该实验未能完全模拟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协同作用有关。为此,需增加的实验是______组。

3)若要进一步探究0.1ng/ml1ng/ml10ng/ml浓度的对红细胞体积的影响有何不同,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______

4)为了检测外露的磷脂酰丝氨酸(PS),常加入带荧光标记的抗体与之特异性结合,如下图所示。

①在人体内,血清中的抗体是由______细胞分泌的。

②方法B中,可结合多个抗体b的原理是______

③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中,属于某二倍体雄性动物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