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由颗粒型重配病毒引起,于2013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该病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下图为某患者体内一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体内的激素或免疫物质。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患者的发热症状主要是由激素的作用造成的,激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的分泌会______________。据图可知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______________

2)患者因在服药后大量出汗而使尿量减少,参与此过程调节的激素是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其作用的靶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若属于信号分子,能增强有关细胞免疫,则物质____________;若能特异性识别并清除抗原,则物质____________。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则物质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患者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后,参于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调节。

【答案】甲状腺激素 减少 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 淋巴因子 抗体 溶菌酶 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题图分析,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因其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和促激素;同时也是血糖、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中枢,而且与生物节律有关。

1)由图可知:激素③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并且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反馈调节作用,故③是甲状腺激素。激素②由垂体分泌作用于甲状腺,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含量过高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图中显示下丘脑作为内分泌活动枢纽,不仅能够调节机体内激素分泌,还能调节机体免疫系统。

2)机体内能够减少排尿量的激素是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它通过加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来减少排尿量。

3)免疫系统中的活性物质中,能够传递信息的是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的是淋巴因子,即是作为信息分子的淋巴因子;免疫活性物质中,能清除体液中抗原的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即表示抗体;能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是能够消灭细菌的溶菌酶,即为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溶菌酶。

4)结合图示可知,患者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参与了调节,同时还需要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效应清除病菌,最终经过神神经--体液--免疫的综合调节机体恢复稳态,故可知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请据图回答:

1)在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从进化的角度看,首先是由于______(填图中标号)的出现,才诞生了相对独立的生命系统。

2)图中的c________,写出在其上完成的生理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

3)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含量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神经细胞内的g被破坏,会导致突触小泡的数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植物激素对某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中,科学家检测到某一时期茎中生长素和乙烯两种激素的含量与茎段生长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a、b两个时刻,生长素含量及作用效果相同

B. 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C. 茎的伸长需要生长素和乙烯共同调节

D. 两种激素的合成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对动植物的一些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I.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 ℃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探究海藻糖是否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1)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用于实验材料的组织细胞应具有___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海藻糖的特点。

2)实验步骤:

①取适量同种、大小、生理状况相近的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以甲组为实验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上述细胞培养液在________条件下培养数小时;

④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

3)实验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甲组细胞生长良好,乙组细胞死亡则假设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假设不成立。

II.某种植物的茎叶均为紫色,为探究其进行光合作用的情况,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兴趣小组先将同一生长状况的本品种植株均分为两组,分别培养在完全培养液、只缺镁的培养液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两周后,再将两种条件下的植株分别移入两个密闭玻璃容器内,置于室外(晴天)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密闭容器中一天的CO2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____组是在缺镁条件下培养的植株,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这两组植株来说,B1B2两个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又称为______________。在这一天内,B1对应的时刻______(填“等于”“早于”或“晚于”)B2对应的时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一系列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图甲),图乙表示测量的弯曲角度(α值)随生长素浓度增加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胚芽鞘弯曲的生长与体内其他激素无关

B.由于重力因素,若将图甲中胚芽鞘切段倒置会有相同的实验结果

C.由图乙可看出,生长素既能促进胚芽鞘生长,也能抑制胚芽鞘生长

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4 mg/L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分别是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如图表示细胞周期,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

D.如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榴莲香味独特浓郁深受人们喜爱。在榴莲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调节香气物质合成的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分析或推测正确是(

A.乙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榴莲细胞的细胞核

B.多聚核糖体的形成,提高了组成L酶的肽链的合成速率

C.DNA可以通过调控L酶合成直接控制果实的香气性状

D.乙烯通过促进亚油酸合成基因的表达提高香气物质合成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演替属次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杂草群落比小叶树种阶段的生物多样性高

C.该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云杉林群落中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 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

B.同一愈伤组织分化后产生的植株具有相同基因型

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中没有该过程所利用的限制酶的识别位点

D.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一定能保持抗虫性状的稳定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