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
B. 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C.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 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中的科学发现、科学家、科学思想或方法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科学发现 | 科学家 | 科学思想或方法 | |
A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孟德尔 | 假说演绎法 |
B | 基因在染色体上 | 摩尔根 | 假说演绎法 |
C | DNA是遗传物质 | 艾弗里 | 同位素标记法 |
D | DNA是半保留复制 | 沃森、克里克 | 假说演绎法、同位素标记法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导致乳糖酶失活,其根本原因是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至少有一个碱基对改变了
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缺失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个病人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症状,医生给这三个病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分别检验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 (TSH)浓度水平,并与健康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如下。
请回答问题:
(1)正常情况下,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 释放的TRH能够调节 分泌TSH,TSH作用于甲状腺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调节全身的细胞代谢。
(2)病人甲注射TRH 30min后,体内TSH浓度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病人乙注射TRH 30min后,TSH浓度无显著变化,说明病人乙日常体内的TRH、TSH浓度与健康人相比依次为 、 (“高”或“低”或“相似”),综合上述因素,医生初步判断病人甲可能是 功能缺陷,病人乙可能是 功能缺陷。
(3)病人丙注射TRH前,TSH高于正常人的原因是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少,致使垂体产生大量TSH,这种调节属于 。根据检验结果推断,注射TRH或TSH (“能”或“不能”)提升病人丙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 2为该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 ,如图2中的A、B、C、D表示图1中的四种鱼,图1中和A、B、C、D对应的成分是 。
(2)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为渔业捕捞提供依据,捕鱼时还可以通过控制网眼的大小,获得体型较大的鱼,以提高经济效益,并保持各种鱼的年龄组成为 。
(3)鱼D不会获得浮游动物同化的全部能量,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较大一部分由于 散失。鱼D增重1g,至少消耗浮游藻类 g。
(4)如果养殖户向鱼塘中投放了过多的饵料,残余饵料会沉到水底,导致微生物的 作用加强,水体溶氧量 (降低/升高),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⑴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图(2)为外界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a、b两个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粒
B.若突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图(1)中A物质含量下降
C.该植物夜晚能吸收CO2,不能合成D物质,原因是空气中CO2浓度低
D.图(2)中,X可表示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土壤中Mg2+浓度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1)概念图中一些化合物的名称分别是:b_________;c单糖、二糖和____________;d脂肪、固醇和_________;e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填中文名称)。
(2)RNA与有机化合物e相比较,RNA特有的碱基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