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分)
Ⅰ.连续6年调查某块2 km2的稻田,发现东亚飞蝗的数量(只)连续6年依次为100、260、320、400、402、395。
(1)该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第一、二年分别为__________只/km2、__________只/km2
(2)该东亚飞蝗种群的增长曲线是什么类型?____________。
(3)东亚飞蝗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若在稻田中增加适量的青蛙(东亚飞蝗的天敌),则东亚飞蝗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结果, (物种数:种;密度:个/m2)请分析回答:

动物类群
样地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田
10
167
38
6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1
18
320
7
52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___________,而且身体微小;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数法;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鉴定动物时最好使用__________________观察。
(2)收集土壤小动物时采用白炽灯照射土壤,这是利用土壤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在有机肥田中,这几类动物与其他生物组成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其中跳虫类种群数为______个。
(4)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越大,土壤通气状况越好,越有利于作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化肥作用快而持续时间短,有机肥作用慢而持续时间长。联系生产实践,你会如何根据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情况指导农民施肥?

Ⅰ. (1)50    130 
(2)“S”型 
(3)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分)     逐渐降低然后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2分)
Ⅱ. (1)取样器取样法  活动能力较强  目测估算法  放大镜(或实体镜) 
(2)趋暗、怕热(2分)
(3)生物群落   10 
(4)在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大的土壤,可适当使用化肥;在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小的土壤,要多使用有机肥(2分)

解析试题分析:
Ⅰ、种群密度等于种群数量除以面积,故第一年种群密度为50,第二年为130.自然环境下的种群数量的变化都是“S”型增长。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增加天敌,种群数量会减少,后来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Ⅱ.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因为许多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且身体微小。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数法;二是目测估算法。定动物时最好使用放大镜(或实体镜)观察。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怕热的特征,收集土壤小动物时采用白炽灯照射土壤。自然区域中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有表可知,跳虫类的种群数为10个。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越大,越有利于植物生长,化肥作用快而持续时间短,有机肥作用慢而持续时间长。故在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大的土壤,可适当使用化肥;在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小的土壤,要多使用有机肥。
考点:种群数量
点评:识记种群数量的相关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广东佛山中大附中三水实验高二5-7班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7分)

Ⅰ.连续6年调查某块2 km2的稻田,发现东亚飞蝗的数量(只)连续6年依次为100、260、320、400、402、395。

(1)该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第一、二年分别为__________只/km2、__________只/km2

(2)该东亚飞蝗种群的增长曲线是什么类型?____________。

(3)东亚飞蝗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若在稻田中增加适量的青蛙(东亚飞蝗的天敌),则东亚飞蝗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结果, (物种数:种;密度:个/m2)请分析回答:

动物类群

样地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田

10

167

38

6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1

18

320

7

52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___________,而且身体微小;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数法;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鉴定动物时最好使用__________________观察。

(2)收集土壤小动物时采用白炽灯照射土壤,这是利用土壤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在有机肥田中,这几类动物与其他生物组成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其中跳虫类种群数为______个。

(4)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越大,土壤通气状况越好,越有利于作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化肥作用快而持续时间短,有机肥作用慢而持续时间长。联系生产实践,你会如何根据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情况指导农民施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农技站连续6年调查某块2km2的稻田,发现蝗虫的数量连续6年依次为:100只、260只、320只、400只、402只、396只。请分析回答:

(1)该蝗虫的种群密度在第4年为__________只/km2

(2)请在下侧方框内画出6年内蝗虫的种群增长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灾难性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

植物

年份 

A植物

B植物

C植物

D植物

E植物

2003年

10.0

3.0

0.3

3.0’

3.2

2004年

9.2

2.1

0.6

2.0

2.8

2005年

8.0

1.1

1.1

0.4

1.7

2006年

6.8

0.3

1.5

0

1.3

2007年

5.5

0.1

2.3

O

0.5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     ,请在右图给出的坐标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产地时, 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侵入该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则与原产地相比,该物种在入侵后A基因的基因频率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最可能构成的种间关系是     

(4)该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田中划出了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

了数量不等的大豆。每一区域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

区域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区域植株数

20

40

60

80

100

荚果数,植株数

8.3

6.8

3.9

2.7

2.1

每个荚果中种子数

6.0

5.9

6.2

5.9

6.0

 

 

① 请用生态学原理,简要解释各组大豆荚果数与植株数的比值变化的原因

                                          

②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发生灾难性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植物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A

10.0

9.2

8

6.8

5.5

B

3.0

2.1

1.1

0.3

0.1

C

0.3

0.6

1.1

1.5

2.3

D

3.0

2.0

0.4

0

0

E

3.2

2.8

1.7

1.3

0.5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________,请在给出的坐标中绘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产地时,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侵入该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则该物种在入侵后的基因频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3)如果要全面了解所调查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________的调查。

(4)该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田中划出了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了数量不等的大豆。每一区域内的植株分布都是均匀的,待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区域号

区域

植株数

荚果数/植株数

每个荚果中种子数

1

20

8.3

6.0

2

40

6.8

5.9

3

60

3.9

6.2

4

80

2.7

5.9

5

100

2.1

6.0

①请用生态学原理,简要解释各组大豆随植株数增多而荚果数减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