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在最适温度下,一定量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b点时,限制麦芽糖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
B. 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上方移动
C. 本实验不宜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的分解情况
D. bc段的催化速率只受酶活性的影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 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 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 C 功能相近的同类物质是_____;d 代表的物质是_____。
(2)物质 a 的结构通式为_____,它们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学键可表示为_____。假设由 m 个 a 构成的 A 分子,含有 n 条环状肽链,则该 A 分子完全水解共需要________个水分子。
(3)物质 b 的名称是_____,图中“?”代表的是_____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假定某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指出该个体中②③④⑤⑥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⑤内有4个四分体,②内有2个染色体组
B. ②③④⑤均含同源染色体
C. ②③④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
D. ⑥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拔3700~5500米的青藏高原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研究人员对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及其生活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I、Ⅱ、Ⅲ、IV分别对应大、中、小、幼四个年龄等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藏羚羊作为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甲、丙两个藏羚羊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衰退型和增长型
C. 未来一段时间内,自然状态下乙种群的种群密度可能变化不大
D. 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得到的数据是估计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 H、h) 和乙遗传病(基因为 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 Hh 基因型比例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若Ⅰ-3 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1)Ⅰ-2 的基因型为_____;Ⅱ-5 的基因型为_____ 。
(2)如果Ⅱ-5 与Ⅱ-6 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_____。
(3)如果Ⅱ-7 与Ⅱ-8 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 。
(4)如果Ⅱ-5 与 h 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 h 基因的概率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图表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抗菌药物 | 抗菌机理 |
青霉素 |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环丙沙星 | 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 (可促进DNA螺旋化) |
红霉素 | 能与核糖体结合 |
利福平 |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
A. 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B. 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
C. 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 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①和③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某种药物可以通过与之竞争受体而阻止该种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C.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B. 图2可表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乙
C. 所有物质进出细胞都离不开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D. 去除膜上的蛋白质对甲、乙的运输均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以同一品种蚕豆(2n=12)幼嫩的花蕾和浸泡种子后长出的幼根为材料,开展相关实验,主要步骤和结果如下。回答有关向题:
实验Ⅰ:取幼嫩的花蕾→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花药剥离→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压片→镜检(图①~⑥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减数分裂部分时期实拍图)
实验Ⅱ:幼根长至1.0cm~1.5cm→冰箱内4℃培养36h→剪取5mm左右根尖→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解离→漂洗→染色→压片→镜检(图⑦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视野部分实拍图)
(1)实验Ⅰ和Ⅱ中,选取的新鲜材料均先置于卡诺氏固定液(按3份无水乙醇、1份冰醋酸的比例配制)中进行固定处理,目的是____。
(2)实验Ⅰ观察到的实拍图,按减数分裂的时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应为:⑥→__________,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主要依据是染色体____的变化。
(3)图②中有____个核DNA分子。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____对应的时期。
(4)开展蚕豆染色体核型分析时,将剪取的幼根置于2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____(填图⑦中的字母)时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c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为____。
(5)在实验Ⅱ中,小组成员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以利于____更好地分散。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某一视野中部分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