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酸雨是英国化学家R·A·Smith于1872年最先提出的,一般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表现,酸雨被称作“空中死神”。
据某市区1998年环境状况公报记载,市区酸雨频率为41.3%,比上年上升了5.5个百分点。降水pH年平均为4.87,降水酸性污染较严重,表现为煤烟型污染的特征。
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植物叶面遭腐蚀;产生大量斑点和坏死,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损失惨重。酸雨使植物阳离子从叶面析出,使钙、镁、铁等离予迅速从土壤中损失,土壤营养状况降低,还使光合作用受抑制,影响植物生长。铝对生物来说是有害元素,在土壤中以氧化铝存在,pH为5.6时几乎不溶解,当pH为4.6时,铝的溶解度增加100倍,并转化成硫酸铝造成树林死亡,四川某林场,华山松死亡率达96%,就是酸雨使土壤中硫酸铝浓度增高,危及华山松。
某校科技小组同学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 pH,得到数据如下
时间 | 开始 | 8h | 16h | 24h | 40h | 48h |
Ph | 5.0 | 4.5 | 4.5 | 4.2 | 4.0 | 4.0 |
高考高考考动向: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防治
高考高考考动向: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和防治措施
高考试题预测:请依据材料回答:
(1)酸雨的形成是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矿物燃料的使用,使空气中___________气体较多,与降水结合产生。
(2)酸雨对高等植物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3)大气污染一方面影响动、植物生长,另一方面对人类__________,系统危害最大,常见疾病有(列举两种) ___________。
(4)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对某市的酸雨防治提出合理建议(至少三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图中的甲、乙两个细胞分别为人体内的不同细胞,请回答:
①若甲、乙分别代表肺泡壁细胞和神经细胞,正常情况下甲细胞中的O2浓度 于乙细胞,在乙细胞中O2参与反应后的产物是 。
②若甲、乙分别代表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剧烈运动时甲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绝大部分随血液到达乙细胞中转变成丙酮酸,在谷丙转氧酶的催化下,丙酮酸会转化成 。
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液pH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由于血液中存在 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