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家兔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的家兔进行了如右图的杂交实验(注:F1灰色雌雄基因型相同):
请分析右边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表现型为灰色的家兔中,基因型最多有 种;在F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中,杂合子占 。
(2)F1灰色家兔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 ,相应的比例为 。
(3)育种时,常选用某些野生纯合的黑毛家兔与纯合的白毛家兔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有时可得到灰毛兔,有时得不到灰毛兔,请试用遗传图解说明原因(答题要求:写出亲本和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 ( )
A.均为黄色短尾 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
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 D.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可自由出入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年江苏生物)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 cm×50 cm×30 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
招潮蟹类 | 厚蟹类 | 沙蚕类 | 泥螺类 | 蛤类 |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
裸露 泥滩 | 5 | 18 | 1 | 14 | 2 | 12 | 1 | 10 | 2 | 14 |
米草 群落 | 3 | 12 | 2 | 9 | 0 | 0 | 1 | 10 | 0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
B.染色体和细胞中的DNA均等分配
C.细胞质和细胞核物质均等分配
D.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分别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均与分裂前的细胞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对物质染色鉴别的试剂、结果全对的一组是
A | 果糖 斐林 砖红色 | DNA 健那绿 绿色 | 淀粉 碘 蓝色 |
B | RNA 吡罗红 红色 |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 酒精 高锰酸钾 灰绿 |
C | 脂肪 龙胆紫 紫色 | DNA 甲基绿 绿色 | CO2 溴麝香草酚兰 黄色 |
D | 线粒体 健那绿 蓝绿 | 酒精 重铬酸钾 灰绿 | RNA聚合酶 双缩脲 紫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体细胞(细胞核)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