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话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A、B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是______________。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碳元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运行:在供给植物CO2后的60 s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以层析法分析细胞代谢产物,通过研究发现7 s后的代谢产物中有多达12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5s内的代谢产物大多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该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填图中序号)。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时,则图中①→②→①的循环_______(能/不能)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D点时,图1中⑥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0—D间此幼苗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为__________;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__________。(用S1、S2、S3表示)
(5)若图2为植物25℃时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请在图中画出30℃时(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艾弗里将从S型细菌中分离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②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
③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
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获取大量的脱毒苗
③.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 ④.单倍体育种 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 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 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 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A.1/88 B.1/22 C.7/2200 D.3/8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生理现象中,不需要从其他部位获得生长素的是( )
A.大叶木兰顶芽的生长 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
C.西瓜子房的发育 D.木杉侧芽萌发的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a细胞为 ,①处的激素名称为 ,作用为 (用“+”和“-”表示)。
(2)若乙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
①A代表反射弧的 ,刺激图中的 位点,可产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 。
②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和Y点各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 次和 次。
③已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反射活动,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药物放在Z点,刺激Y点,发现电流表发生偏转,而效应器无反应。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药物是通过阻断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起作用的。另一同学对此实验作了相应的补充,使之更严密。你认为他的补充意见应该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对曲线仔细分析,你认为对曲线BC段的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A.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B.乳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C.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D.乳酸与Na2HPO4反应生成NaH2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