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式的 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 7s 跑了 61.6m,跑到终点共用 10.8s,则:( )
A. 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9.26m/s
B. 运动员在前 7s 的平均速度是 8.8m/s
C. 运动员在 7s 末的瞬时速度是 8.8m/s
D. 运动员在百米的终点冲刺速度为 9.26m/s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很小的矩形半导体薄片上,制作四个电极E、F、M、N,做成了一个霍尔元件,在E、F间通入恒定电流I,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M、N间的电压为UH.已知半导体薄片中的载流子为正电荷,电流与磁场的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N板电势高于M板电势
B. 磁感应强度越大,MN间电势差越大
C. 将磁场方向变为与薄片的上、下表面平行,UH不变
D. 将磁场和电流分别反向,N板电势低于M板电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架电梯,启动时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2m/s2,制动时匀减速上升,加速度为﹣1m/s2,楼高52m.求:
(1)若上升的最大速度为6m/s,电梯升到楼顶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2)如果电梯先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减速上升,全程共用16秒,上升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平板车以某一速度v0匀速行驶,某时刻一货箱(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置于平板车上,货箱离车后端的距离为l=3m,货箱放入车上的同时,平板车开始刹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做a=4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货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10m/s2.为使货箱不从平板车上掉下来,平板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的时间比分别为( )
A. v1:v2:v3=3:2:1
B. v1:v2:v3=: :1
C. t1:t2:t3=1: :
D. t1:t2:t3=(﹣):(﹣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1年7月30号凌晨4时26分开始进行第四次下潜实验,并在深度5182米的位置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的中国龙,如图所示。下潜全程历时8小时57分,于13时2分完成下潜任务后顺利返回到“向阳红09”母船。关于此次潜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5182米”是指位移
B. “5182米”是指路程
C. “4时26分”、“8小时57分”、“13时2分”是指时间
D. “4时26分”、“13时2分”指时刻,“8小时57分”指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球网高出桌面H,网到桌边的距离为L。某人在乒乓球训练中,从左侧L/2处,将球沿垂直于网的方向水平击出,球恰好通过网的上沿落到右侧桌边缘。设乒乓球运动为平抛运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击球点的高度与网高度之比为9:8
B. 乒乓球在网左右两侧运动时间之比为1:2
C. 乒乓球过网时与落到桌边缘时速率之比为1:2
D. 乒乓球在左、右两侧运动速度变化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4月14日,风靡全球的蹦床主题公园----乐园空间登陆上海,在人气最高的自由蹦床活动中,小朋从扁带上竖直向上跳起,落下后沉入海绵池中,如图是小朋某次游戏中的v-t图像,t=0时小朋离开扁带,将小朋视为质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小朋
A. t1时刻落到海面上
B. t2时刻到达最低处
C. t3时刻处于平衡状态
D. t2~t4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v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减小到最小值v.已知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间距离为L0及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电荷甲在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B. O、B间的距离为L0
C. 在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A、B间电势差
D. 点电荷乙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B点的电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