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21123日上午,由来自东海舰队海空雄鹰团的飞行员戴明盟驾驶的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降落在辽宁舰甲板上,首降成功,随后舰载机通过滑跃式起飞成功。滑跃起飞有点象高山滑雪,主要靠甲板前端的上翘来帮助战斗机起飞,其示意图如图所示,设某航母起飞跑道主要由长度为L1=160m的水平跑道和长度为L2=20m的倾斜跑道两部分组成,水平跑道与倾斜跑道末端的高度差m。一架质量为kg的飞机,其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大小恒为N,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在运动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飞机重力的0.1倍,假设航母处于静止状态,飞机质量视为不变并可看成质点,倾斜跑道看作斜面,不计拐角处的影响。取m/s2

1)求飞机在水平跑道运动的时间.

2)求飞机到达倾斜跑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

3)如果此航母去掉倾斜跑道,保持水平跑道长度不变,现在跑道上安装飞机弹射器,此弹射器弹射距离为84m,要使飞机在水平跑道的末端速度达到100m/s,则弹射器的平均作用力多大?(已知弹射过程中发动机照常工作)

【答案】1t1=8s;(22m/s ;(3

【解析】试题分析:(1)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加速度

根据得,

2)飞机在倾斜跑道上的加速度

飞机进入倾斜跑道时的初速度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解得

3)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离心现象的是

A. 用洗衣机脱水B. 汽车转弯时要减速

C. 用离心沉淀器分离物质D. 转动雨伞,可以去除雨伞上的一些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从静止开始以1 m/s2的加速度前进,在车开始运动的同时车后20 m处,某人骑自行车开始以6 m/s的速度匀速追赶,能否追上?若不能追上,则人与汽车的最小距离是多少?若能追上,什么时候追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C. 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8分)

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T=4s,求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检上两条细绳形成结点,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如图甲,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结点位置和两个弹賛测力计的示数、两根细绳的方向;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它们所夹的对角线。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 并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1)把步骤e中的内容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步骤c和e两次拉橡皮条的过程,主要体现了下列哪种科学方法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下列操作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实验前将两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选择两个读数相同的测力计

B拴在橡皮条上的两条细绳必须等长,并且要尽量长一些

C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用两弹賛测力计同时拉橡皮条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E在记录力的方向时,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4)图乙是该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用同一标度画出的图示,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5)若小明和小刚两位同学在家中想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他们手中有一些弹性橡皮条(弹力满足胡克定律,劲度系数为k)。如图丙所示,他们将三根橡皮条的一端系在一起,另一端分别系上细线,仍保证橡皮条原长相同,测得原长L0=5.40 cm。接下来把贴有白纸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人合作平行于纸面分别通过细线拉三根橡皮条至某一长度在弹性限度内,保持状态不变;如图丁所示,记录此时结点位置和三个橡皮条另一端的位置,量出三个端点到结点O的距离分别为L1=9.20 cm、L2=8.40 cm、L3=7.50 cm,请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和记录的数据作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图示,并说明是如何验证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示,K为灯丝,通电加热后可发射电子,A为有中心小孔O1的金属板,A、K间加有电压U1,可使电子加速,C、D为相互平行的金属板,MN为荧光屏,当C、D间不加电压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的O2点;当C、D之间加有电压U2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另外一点P,欲使P点距O2再近一点,以下哪些措施是可行的( )

A. 增大A、K之间距离

B. 增大电压U1

C. 增大C、D之间距离

D. 增大电压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垂直纸面向里方向为磁场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

A. 从0到t2时间内,导线框中电流的方向先为adcba再为abcda

B. 从0到t2时间内,导线框中电流的方向始终为adcba

C. 从0到t1时间内,导线框中电流越来越小

D. 从0到t1时间内,导线框ab边受到的安培力越来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两板的中线进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内,恰好沿下板的边缘飞出.已知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板间电压为U,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粒子通过平行金属板的时间为t(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

A. 在前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

B. 在后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

C. 粒子的出射速度偏转角满足

D. 粒子前和后的过程中,电场力冲量之比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