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分)在探究物体运动加速度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
⑴某些同学不能得到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与作用力F成正比的正确图线,而是得出下列图线,请分别说出得到图中A、B、C三种图线的原因:

得到A图的原因是:                                                                    
得到B图的原因是:                                                                    
得到C图的原因是:                                                                    
⑵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只要指出两处错误或不妥之处)                                                                   
                                                                                          

⑶如下图为某同学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cm,C点对应的速度是vC        m/s,加速度是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⑴平衡摩擦力时木板抬起的角度偏大,平衡摩擦力时木板抬起的角度偏小,悬挂砂和砂桶的质量偏大,不满足mM;⑵电源应该是4~6V交流电,小车应该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没有抬起木板右端用来平衡摩擦力等等;⑶0.70,0.10,0.20

试题分析:⑴图象A中出现纵截距,说明力F为0时,小车就已有加速度,其原因可能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抬起的角度偏大,即平衡摩擦力过多;图象B中出现横截距,说明有力F作用时,小车还未动(加速度为0),其原因可能是未平衡摩擦力,或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抬起的角度偏小,即平衡摩擦力不足;图象C中出现一段弯曲,即,小车的加速度与力F(砂和砂桶的重力)不再成正比关系,事实上,由于细线不可伸长,小车、砂和砂桶应具有了相同大小的加速度,只有当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细线对小车的拉力才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因此其原因是悬挂砂和砂桶的质量偏大,不满足mM的条件;
⑵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交流电源,而该同学则是使用了干电池这一直流电源;在开始实验时,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这样可使能打点的纸带尽量长些,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另外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木板是水平状态,即其右端未抬高,以平衡摩擦力等等。
⑶根据图中刻度尺和纸带上点的位置可知s=0.70cm,需要注意的是,所用刻度尺为mm刻度尺,即其精度为1mm,而刻度尺的读数需要估读,因此在以cm为单位时,实验数据应保留两位小数,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点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vC×102m/s=0.10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且等于a(Δt)2,采用逐差法有:a=×102m/s2=0.20m/s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市场上有一种新的游标卡尺,与普通游标卡尺不同,它游标尺的刻线看起就很“稀疏”,使得读数时清晰明了,方便了使用者正确读取数据。
(1)如果此游标尺的刻线是将“39mm等分成20份”那么它的准确度是         mm
(2)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如图所示,那么它的正确读数是          mm

(3)某次实验中打出如图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这个加速度值a =_____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应进行的步骤是:
A.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0,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线方向,按同样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B.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以及结点的位置
C.作出F1和F2的合力F,比较F和F
D.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E.在桌上平放一块方木块,在方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用两根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F.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

(1)将上述各步骤,按合理操作顺序列出           (用字母代)
(2)在实验中,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P为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线的结点,用F1和F2两个力或用一个力拉橡皮条的结点都要到达O点,这是为了           ,这体现了           的物理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      )
A.复写纸放反B.使用了直流电源C.振针过短D.纸带运动过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 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交流电源、秒表、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 s,将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图上没画出)按打点顺序依次标为A、B、C……,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

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位置
B
C
D
E
F
速度/(m·s 1)
0.737
0.801
 
0.928
0.994
(3) 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画在答卷上)

(4)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 方向是         (填A→B ,或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利用光电门可以测量运动物体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因为挡光片较窄,所以可看做测量的是瞬时速度。为了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如右图所示。

(1)当小车匀变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A、B先后挡光的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A、B开始挡光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
(2)(单选题)实验中,若挡光片的宽度b较大,用上述方法测得的加速度与真实值间会有一定的差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无论小车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做匀减速运动,测量值均大于真实值
D.无论小车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做匀减速运动,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2分)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⑴若图中用的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则应使用(    )
A.4~6V直流电源和复写纸
B.4~6V交流电源和墨粉纸
C.220V直流电源和复写纸
D.220V交流电源和墨粉纸
⑵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       J,系统势能的减小量ΔEp       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⑶若某同学作出-h图象如图,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斜槽轨道尽量光滑以减小误差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A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D.两球的质量必须相等
(2)测量所得入射球A的质量为mA,被碰撞小球B的质量为mB,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A从斜轨上的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点的位置P,测得平抛射程为OP;再将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相撞,分别找到球A和球B相撞后的平均落点M、N,测得平抛射程分别为OM和ON。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时,即说明两球碰撞中动量守恒;如果满足表达式               时,则说明两球的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

(3)乙同学也用上述两球进行实验,但将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装:如图所示,将白纸、复写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条上,用来记录实验中球A、球B与木条的撞击点。实验时,首先将木条竖直立在轨道末端右侧并与轨道接触,让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撞击点为B′;然后将木条平移到图中所示位置,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确定其撞击点P′;再将入射球A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球B相撞,确定球A和球B相撞后的撞击点分别为M′和N′。测得B′与N′、P′、M′各点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h3。若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时,则说明球A和球B碰撞中动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为了简单测量小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一端固定在木板P上的轻弹簧置于水平桌面上,固定木板P,在桌面上标记弹簧自由端位置O.将小木块接触弹簧自由端(不栓接)并使其缓慢移至A位置,如图1所示.
b.将小木块从静止开始释放,小木块运动至B位置停止.
c.将弹簧移至桌边,使弹簧自由端位置O与桌边缘对齐,如图2所示,固定木板P,使小木块接触弹簧自由端(不栓接)并使其缓慢移至C位置,使,将小木块从静止开始释放,小木块落至水平地面D处,为O点在水平地面的竖直投影点.若已经测得OB距离为L,间竖直高度为h.小木块可看做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①为测量小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用文字和字母表示)
②写出小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用测得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