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2-2-5所示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    )

图2-2-5

A.从外界吸热                           B.内能增大

C.向外界放热                           D.内能减小

解析:水温恒定且金属筒缓慢下降,则空气的温度始终不变,气体的内能不变,选项B、D错误.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必须向外界放热,选项A错误,所以选项C正确.

答案: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2-2-5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位置,经过8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图2-2-5

A.11 m/s2           B.5.0 m/s2            C.1.4 m/s2            D.0.6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09高考真题汇编18-电学实验综合 题型:计算题

(1)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1),并选用缝间距d=0.2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L=700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①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1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2(a)所示,图2(a)中的数字是该同学给各暗纹的编号,此时图2(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1=1.16mm;接着再转动手轮,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3(a)所示,此时图3(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2=              
②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        mm;这种色光的波长=             nm。
(2)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该同学想测量一下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但是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科当标准电阻用)一只电流表(量程=0.6A,内阻)和若干导线。
①请根据测定电动势E内电阻的要求,设计图4中器件的连接方式,画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②接通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读处与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作记录。
当电阻箱的阻值时,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5所示。处理实验数据时,首先计算出每个电流值I 的倒数;再制作R-坐标图,如图6所示,图中已标注出了()的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将与图5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也标注在图6中上。
③在图6上把描绘出的坐标点练成图线。
④根据图6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出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09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1),并选用缝间距d=0.2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L=700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①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1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2(a)所示,图2(a)中的数字是该同学给各暗纹的编号,此时图2(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1=1.16mm;接着再转动手轮,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3(a)所示,此时图3(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2=______;
②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x=______mm;这种色光的波长λ=______nm.
(2)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该同学想测量一下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但是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科当标准电阻用) 一只电流表(量程IR=0.6A,内阻rg=0.1Ω)和若干导线.
①请根据测定电动势E内电阻r的要求,设计图4中器件的连接方式,画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②接通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读处与R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作记录当电阻箱的阻值R=2.6Ω时,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5所示.处理实验数据时首先计算出每个电流值I的倒数;再制作R-坐标图,如图6所示,图中已标注出了()的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将与图5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也标注在图6中上.
③在图6上把描绘出的坐标点练成图线.
④根据图6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出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如图29所示,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3.62 cm,BC=4.38 cm,CD=5.20 cm,DE=5.99 cm,EF=6.80 cm,FG=7.62 cm,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0 s.

图2-9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式(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vB=_________m/s,vC=________m/s,vD=________m/s,vE=________m/s,vF=________m/s.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图2-10所示的坐标纸上,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图2-10

(3)根据(2)中的v-t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