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如图甲所示,A握住尺的上端,B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A放开手时,B立即握住尺。若B做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乙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测得B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A.20s

B.0.30s

C.0.10s

D.0.04s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开始时的位置在20cm处,握住尺时的位置在60cm处,所以在反应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40cm=0.40m,由运动学可得:

解得:

A. 20s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0.30s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 0.10s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0.04s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在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B.c三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势比b点电势高

B.A.b两点场强方向相同,b点场强比a大

C.A.B.c三点与无穷远电势相等

D.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a点无初速释放,则它将在A.b线上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质量均为m的小球与木块紧靠在一起并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小球光滑,木块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t=0时刻,木块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v并开始运动,同时对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t=t1时刻,F方向变为水平向左,大小不变;t=t2时刻撤去力F,此时两物体恰好同时静止并靠在一起,已知mv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F的大小;

(2)两者间的最大间距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质量为60kg公司白领站在电梯底板上,如图所示的vt图象是计算机显示的观光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5s10s内,该白领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500N

B.0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上升,该白领所受的支持力为624N,处于超重状态

C.10s20s内,该白领所受的支持力为490N,处于失重状态

D.20s25s内,该白领所受的支持力为490N,处于超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Q,水平力F推动两个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3个力,Q3个力

B.P3个力,Q4个力

C.P4个力,Q6个力

D.P2个力,Q5个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图中给出的情景及数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很大,所以它的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B.汽车时速为100km/h,紧急刹车至停止所用时间为2s(可视为加速度恒定),由此可得汽车刹车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13.9m/s2

C.炮膛中的炮弹离开炮口时的速度指的是炮弹的瞬时速度

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刘翔在110m栏比赛中通过终点线时的速率约为v≈8.4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静止放着一盏台灯,该台灯可通过支架前后调节从而可将灯头进行前后调节,下列对于台灯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台灯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若将灯头向前调一点(台灯未倒),则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将变大

C.支架对灯头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

D.整个台灯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________N/m、________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_(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轻绳一端系在竖直墙M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轻质光滑圆环O穿过轻绳,并用力F拉住轻环上一点,如图所示。现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则在这一过程中,力F、绳中张力FT及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θ的变化情况是(   )

A.F保持不变,FT逐渐增大,夹角θ逐渐减小

B.F逐渐减小,FT保持不变,夹角θ逐渐减小

C.F逐渐减小,FT保持不变,夹角θ逐渐增大

D.F逐渐增大,FT逐渐减小,夹角θ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