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记为O1;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仍拉到位置O1,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3的大小和方向;
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
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
⑥比较F3和F的一致程度。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应使橡皮条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B.为了便于计算合力大小,两绳间夹角应取、
、
等特殊角度
C.系在橡皮条末端的两绳要一样长
D.同时改变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结点可能保持在位置O1
(2)改变F1、F2,重复步骤①至⑥进行第二次实验,记下结点位置O2,位置O2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与位置O1相同;
(3)实验记录纸如图所示,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出F1和F2的合力________;
(4)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两绳夹角小于,一个弹簧测力计示数接近量程,另一个超过量程的一半。请说明这样操作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答案】D 不必 不合理 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会超过其量程
【解析】
(1)[1]A.橡皮条的方向代表合力的方向,可以是两绳之间任意方向,不一定是两绳夹角的平分线,故A错误;
B.两细线拉橡皮条时,只要确保拉到同一点即可,不一定两绳间夹角应取、
、
等特殊角度,故B错误;
C.细线的作用是能显示出力的方向,所以不必须等长,故C错误;
D.同时改变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结点可能保持在位置O1,故D正确。
故选D。
(2)[2]改变F1、F2重复步骤①至⑥进行第二次实验,记下结点位置O2,因为是两次不同的实验,则位置O2不必与第一次O1点相同。
(3)[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F2与F1的合力,作图如下,测得合力
(4)[4][5]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两绳夹角小于,一个弹簧测力计示数接近量程,另一个超过量程的一半。这样操作不合理,理由是只当换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弹簧会超过其量程。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可视为质点)带有同种正电荷,小球a用绝缘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b固定在与圆心等高处,到圆心O的距离等于绳长。将小球a拉至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释放,小球a经过圆心正下方的P点,到达某点Q(图中未画出)时速度为零。则小球a( )
A.从释放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重力与库仑力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
B.从释放点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从释放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增加
D.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动能减少量小于电势能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一种探究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和原理图。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装有竖直挡板,轻弹簣的一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另一端被入射小球从自然长度位置A点压缩至B点,释放小球,小球沿木板从右端水平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重复10次,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再把被碰小球放在木板的右边缘处,重复上述实验10次,在记录纸上分别确定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落点位置。
(1)关于实验的要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入射小球的质量必须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B.入射小球的半径必须与被碰小球的半径相同
C.长木板必须尽可能地光滑
D.用重锤线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板的右端在地面的投影位置
E.实验重复10次,是为了从小球的落地点中找出一个最清晰的点作为最终落地点
(2)入射小球前后两次的落地位置分别为原理图中的___________两点;若入射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两个等量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O点是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b是该线上的两点,c、d 是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的两点,acbd为一菱形.若将一负粒子(不计重力且不影响原电场分布)从c点匀速移动到d点,电场强度用E表示,电势用φ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φa一定小于φO,φO一定大于φc B. Ea一定大于EO,EO一定大于Ec
C. 负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先增大后减小 D. 施加在负粒子上的外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只已调零的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橡皮条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他们在误差范围内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1)上述C、E步骤中有重要遗漏,分别是:
C中遗漏的是:________;
E中遗漏的是:________。
(2)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则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氢气的分子平均速率大
B.0℃氢气中某些分子的运动速率可能比80℃氢气中某些分子的运动速率大
C.布朗运动是由于微粒受到液体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D.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气体摩尔体积,就能估算出该气体分子的体积
E.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气体摩尔质量,就能估算出该气体分子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用DIS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小车上安装的是位移传感器的____部分。在保持小车的____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关系图线。
(2)分析发现图线在纵轴上有明显的截距(OA不为零),这是因为____。
(3)图线AB段基本是一条直线,而BC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A.实验的次数太多
B.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C.钩码的总质量明显地大于小车的总质量
(4)释放小车之前就启动记录数据的程序在多次实验中,如果钩码的总质量不断地增大,BC曲线将不断地延伸,那么该曲线所逼近的渐近线的方程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副线圈有 400匝,把原线圈接到 220 V的线路中,测得副线圈的电压是55 V,求原线圈的匝数.
【答案】n1 ="1600"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公式,可得
解得
考点:考查了理想变压器工作原理
【题型】解答题
【结束】
25
【题目】图甲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Ω,两电表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2:1,若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求:
(1)交流电压的函数表达式;
(2)电流表的示数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人驾驶一辆汽车甲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突然发现前方50 m处停着一辆乙车,立即刹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该车刹车后第1个2 s内的位移是24 m,第4个2 s内的位移是1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甲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B. 汽车甲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 汽车甲刹车后停止前,可能撞上乙车
D. 汽车甲刹车前的速度为14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